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水果
12条
物产
7条
粮食
12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251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751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数据统计
香炉。在家族分离时,每个房支往往以一尊香炉作为日后会面的信物,因为香炉便是家族的象征。闽东“二月二”会亲节传说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具是香炉。明宣德年间,罗源县梧桐岔村雷姓畲民兄弟三人分家,每人随带一个香炉为记。兄弟中一人流落在福安后门坪村境,他...
3752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数据统计
)祖牌。祖牌,是祠堂供奉祖先神位的象征,简陋的就直接将祖牌移供于祖龛。略有规模的宗祠,均为特制的祖牌,为上等木材雕刻而成,高50-100厘米之间,精雕有龙首、人物、吉祥图案等,中间书祖先名讳行第、职衔等,做工精细,俗称“龙牌”。福安大林钟氏...
3753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数据统计
祖图。祖图,又称“太公图”、“永远图记”、“长联”、“环山轴”,是关于盘瓠传说和河南传说的实物材料。今藏的祖图多为清代物品,以麻布、土布为底,平图勾勒,浓墨重彩,以条状横幅长卷居多,也有直幅多屏组合而成。画面配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以盘瓠传...
3754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数据统计
族杖。又称“祖杖”、“龙首杖”、“龙头杖”、“龙首师杖”、“法杖”。族杖是畲家显示远祖权威的象征物,今藏祖杖雕成龙头,祖杖有长短两种,长者四尺多,藏于祠堂;短者二尺余,置于祖箱。闽东部分宗祠供有龙头杖,如八都猴盾、七都北山、康厝红坪、飞鸾南...
3755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数据统计
楹联。畲族村祠堂内楹联专门独特,每年更换一次,但内容不变。如福建古田县富达畲村蓝氏宗祠内祖龛首联日:“存忠孝心,行仁义事。”正厅首联日:“今修祠宇其地以唐宋史基之,古肇宗风有堂衍子孙恢廓者。”这些楹联自清代至今,始终不变。为了避免祠堂毁圮而...
3756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民俗文化
时令祭:是畲民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祭祖仪式。畲族居住比较分散,加上崇山峻岭阻隔,各村寨的具体祭祀仪式因地而异。一般是逢年过节,每月的初一、十五,分别焚香点烛敬奉祖先。每年的正月十五以及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为祭祖三大节,福鼎畲族改八月十五为十二月...
3757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民俗文化
醮明祭:按畲族传统习惯,男子年满16岁要举行“做醮”祭祖仪式,又叫“度身”、“学师”。每个畲民都希望通过主持“传师学师”的祭祖仪式,继承先祖的意志和力量,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勇士。学过师的称“红身人”,未学过师的叫“白身人”,只有“红身人”才...
3758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民俗文化
迎祖祭:迎祖即接迎祖亭,祖亭内设置祖牌和祖杖。畲家三姓除共奉氏族神灵外,同姓同支畲家还共设祖亭一座,由县境内外的同姓同支的畲族轮流陈列祭祀。经商议按顺序由乙村向陈放祖亭的甲村请祖亭,置于本村祠堂或祖厝大厅,敬奉三年或两年后,再由丙村至乙村请...
3759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民俗文化
祠祭:畲族比较看重祠堂合族祭祀典礼。祠祭分春秋两祭(或一年一祭),礼仪隆重、热烈。祭礼由族长或本族名望最高的人主持。祭日前一天,要整扫祠堂,陈设器皿,洗涤用具,备办牲礼供品。供品备好后,祭日子时,放铳一响,大家做准备。丑时,铳炮一响,每家每...
3760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区域
松洲村,明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松州社,清属龙溪县二十三四都松州保。民国时期属浦南乡。1958年属龙溪县星火公社。1961年属漳州市浦南公社诗朋大队。1984年属浦南镇诗朋村。1987年元月,诗朋村委会析出松洲、州尾、新州尾等3个畲族自然村建立...
3761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区域
宏道村,明清时期属龙溪县二十四都。民国时期属龙溪县第五区南洲镇。1958年,从诗朋大队析出宏道、山后、横山、宅内等4个自然村设宏道大队,属龙溪县星火公社。1961年,属漳州市浦南公社。1984年属浦南镇。 宏道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郊...
3762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区域
茶铺村,宋属龙溪县游仙乡乐仁里,淳祐间属龙溪县二十六都。明嘉靖十三年《龙溪县志》云“西路乐仁铺,属二十六都,又名茶铺”。[2]明万历元年以后,改属二十一都。清因之。民国时期属龙溪县第五区宝塔镇。1958年属龙溪县星火公社,1961年属漳州市...
3763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区域
狮墩畲族村位于畲族主要居住的地区——闽东,距市区30余公里,全村200余户,800余人。2006年之前,狮墩还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中国农村,而到2015年她已然荣誉满身,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生态示范...
3764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根据《丽水文史资料·第4辑》记载:“经过传师学师的人所穿的‘法衣’,其式样是大襟长衫,不用扣子(用带缚)。一代学师穿红色,名为‘赤衫’,传给下一代的则穿青色,名为‘乌蓝’。赤衫、乌蓝都镶有月白色布边,还配有同样颜色的无顶帽,帽有两条带往前胸...
3765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若学师之子也经“传师”,则学师改着乌蓝。乌蓝与赤衫仅颜色不同,为对襟或大襟阔袖长衫。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