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传说、奇闻
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工业产品
5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气候、水文
4条
水果
12条
渔业资源
3条
物产
7条
神话、宗教
53条
粮食
12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24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茶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248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706
畲族做福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即祈福,又称“合福”、“吃福”,是中国东南汉族的习俗,畲族做福的习俗应该是来自客家。闽东畲族做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要做祈福法事,期盼农作顺利,五谷丰登。正月初一至初四为“开正福”,二月初二为“春福”,立夏日为“夏福...
3707
畲族服饰帽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传统服饰搭配中不习惯戴帽子,帽子在畲族服饰中出现的品种较少,除了新郎的婚礼帽和童帽外(童帽在“其他服饰品”中的“儿童用品”内进行论述),最普及的当属生活实用品斗笠,不论男女,斗笠是畲民劳动生活中最常用的帽子。由于畲族所处山区遍布竹林,为...
3708
畲族服饰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男女在历史上都是“跣足而行”的,20世纪20年代,浙江丽水、温州地区畲族女子“大足,穿青鞋鞋端绣以红花,工作则穿草履,居家则穿木屐”①,“素无缠足之习,家居悉穿草履或木屐(与日本同式),必往其戚属庆吊时始用布鞋,鞋端必绣红花并垂短穗”②...
3709
肚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肚兜是旧时畲族女性贴身穿着的内衣,一般为红色或蓝色,俗称“肚仔”。肚兜的基本外形为菱形,上端开小领窝,下端修圆角,与顶端领窝两端、左右两角钉红色带袢四个,用于系带固定于颈部和后背。肚兜的形制基本相同,四周镶边,底端有绣花装饰,绣花有多寡之分...
3710
童帽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童帽的形式多样,制式多来源于汉族成人帽或童帽(篇幅所限,此处仅选择典型代表性实例进行分析)。不论浙闽,畲族儿童的帽子样式繁多,制作精美,上面大多饰以彩绣,童帽主要的种类有虎头帽、兜帽、风帽、圈帽(无顶帽)等,材质多为棉布或细麻布,有单层...
3711
围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围嘴也是儿童服饰用品中常见的一种,畲族儿童围嘴多以蓝黑色或月白色棉布为底做成花瓣形,花瓣形式主要为左右两瓣式或一圈六瓣式,花瓣上绣有精致图案纹样,中心领圈为圆形,用以固定在脖颈处,后中心多有一粒至两粒扣袢固定,或用暗扣进行固定。由于虎能辟邪...
3712
饰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妇女的传统饰品多为银制品,头饰随发型而不同,多用银笄,主要有头笄、头簪、头钗、头花、头夹,其中头笄长约十厘米,形如二片垂叶连成的弯弓,上錾图腾花纹;头花上镂人物、动物图案,制作精细;此外还喜用耳环、耳坠、耳牌、戒指、手镯、脚镯、胸牌、项...
3713
绑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男女还有以绑腿保护小腿的传统习惯,“足膝之下,无论男女,皆裹蓝布”①,“自膝以下蓝布匝绕,则男女皆然也”②。畲族绑腿又叫脚绑或脚暖,绑腿对于常年在山地劳作的畲族人来说有便于劳作、保护小腿免受树枝划伤蚊虫叮咬之用,对于罗源地区常年穿短裙短...
3714
汀州牛栏岗“生龙口”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
类型:
区域
汀州牛栏岗“生龙口”位于今长汀县濯田镇水口坪岭自然村,该村牛栏岗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一座古墓,却不是传说中“畲家妹子”的墓,而是蓝熙三郎与妣王十娘的合墓。据该村的《蓝氏族谱》记载: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蓝熙三郎次子蓝和二郎,只身从宁化石...
3715
农具陪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传很久以前,某山哈寮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佛生崽和隔寮一个非常漂亮的泼妮崽定了亲。佛生崽和泼妮崽情投意合,有商有量,作为阿爹阿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决定端午节让他俩结婚。泼妮崽的阿爹阿娘早把嫁妆油了漆。 古话说:“好事多磨。”泼妮崽长得这样好...
3716
盘瓠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
类型:
民俗文化
很久以前,有位勤劳勇敢的畲族青年名叫做麒麟,父亲早年去世,娘俩单靠打猎为生。一天,麒麟拿起弓箭,摸上凤凰岗顶上,逮住了一只金凤凰。回到家里,他操起刀子正要杀它时,凤凰说话了:“大哥,求你放了我,我也有阿娘,我们都会感谢你的大恩大德。”说完流...
3717
畲族传统饮食茶文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专题知识
文化特色:闽东畲民种茶和饮茶的历史悠久。历史上闽东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给茶区人民,包括广大畲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明朝谢肇淛在《长溪琐语》中写道:“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山丁僧俗半食焉。”乾隆版《宁德县志·物产》也记载:“明万...
3718
畲族传统饮食酒文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专题知识
文化特色:闽东畲乡有句谚语为“无酒难讲话”,说的是畲民热情好客,善饮酒,常以自家酿制的美酒待客。客人一到畲家,主人会先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捧上一大碗米酒请客人品尝,这是畲家最高的待客礼节。 当地酿造米酒还流传着动人的传说。福安畲族民间传说《土...
3719
畲族乌米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专题知识
文化特色:乌米饭是闽东畲族同胞“三月三”节庆日的传统食品。近年来,闽东乌米饭多次参加各地美食节,以独特的风味蜚声海内外。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蕉城、霞浦)于2010年3月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于2011年12月列为第四批省级...
3720
畲族番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
类型:
专题知识
文化特色:番薯,又称甘薯。闽东畲民食番薯的历史很长。明朝万历年间,番薯开始在福建各地普遍种植。番薯具有耐旱高产的优秀品质,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成为山区人民包括闽东畲民的主粮。《福安县志》云:“其山田硗确,畲者悉种薯蓣,以佐粮食,贫民尤利赖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