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水果
12条
物产
7条
粮食
12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240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586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进香节(六月初一日):福安晓阳的白云山。
3587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数据统计
裁缝:新中国建立前,全村裁缝的从业人员有9人,其中3人是专业的。要想成为一名裁缝师傅,一般需要经过3年的学徒学习,而后才能独立工作。在学徒期间,其所做的一切收入归师傅所有。过去做衣裤都用手工缝纫,专门制作畲女的绣花民族服装、围裙和男人的汉装...
3588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数据统计
做土木:1949年以前,全村从事做土木业的人员有9个,每年平均可做半年时间,主要是兴修四扇房、六扇房之类的传统木结构房子,每天的工资约18斤谷子,每年收入可达20多担,而技术差些的工匠每天也有12斤谷子的收入。
3589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数据统计
制竹器:1949年以前,全村制竹器的从业人员有7人。他们当学徒的时间也是3年,在学徒期间,学徒的一切收入为师傅所有。他们平均每年有半年工作时间,编制箩、筐、土箕、簸箕、谷筛、米筛、谷笪、竹匾(俗称“薯屏”)、篮子、盖篮、果盘、竹枕头、竹凳、...
3590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数据统计
做棺木:1949年以前,八井村做棺木的从业人员有2个。他们都是到城里跟长乐人学习的,需当3年的学徒,工资以件计算,每年平均可做85天,每个棺木工资1.2元,相当于谷子20斤。由于八井畲村的情况是有钱人才有可能事先做棺木而备用,而一般穷人,都...
3591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数据统计
理发:1949年以前,八井有2个剃头师傅,最初都是向小获的汉人学习的,需当3年的学徒,农忙时返家生产,3年期满,师傅发给1套理发工具,自己去为人理发挣钱。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理发都是包全年的,16岁以上者,每人每年6斤谷子,16岁以下者则供给...
3592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数据统计
造桶:1949年以前的从业人员有2个,他们专门制作木桶,平均每人每年有80元的收入。
3593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数据统计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罗源县的畲族人口为1868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6%。其中松山镇有22个行政村,畲族人口2124人,占松山镇总人口的6.76%;他们绝大多数分别居住在上土港、前房、竹里和八井这四个比较纯的畲族村中,此外还...
3594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民俗文化
“分家火”。梳洗打扮后,新娘需与其兄弟分饭吃,此俗称“分家火”。“分家火”时,新娘的兄或弟端来两碗饭,两只鸡腿和菜,与新娘一人一口饭、一口鸡腿、菜,表示新娘与其兄弟现如今已把本家的家产对分,今后本家的财产就与新娘无关了。通常新娘的大哥这时要...
3595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民俗文化
“哭谢”。新娘再一次在大厅中哭谢舅舅及“一房亲”的亲戚朋友,意思是谢谢大家以前对她的照顾,“我今天要出嫁了,今后大家路过我的新家时请进来喝杯茶、坐一坐、玩一会儿。”每谢一个人,被谢者就要给新娘一个红包,10元、20元、50元不等,关系亲近的...
3596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民俗文化
上轿。哭谢时,陪房嫂端来一盆五谷(有米、谷子、芝麻、茶叶、豆子)和十双筷子,表示“十全”。家中的老人把这些五谷和筷子抛撒在大厅内:先撒前边,再撒左边(大边),后撒右边。 哭谢结束后,新娘欠身面向轿门外后退着进入花轿后关上轿门,此时轿门上已...
3597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民俗文化
起轿。出门的时辰一到,轿夫“报轿”,抬起轿子。男家请的轿夫在前,女家请的轿夫在后。女方家放鞭炮,花轿出门。同时,女方家的人还要把早已在屋外准备好的米和水弄进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把新娘(女方)家的好风水带走。 花轿刚出门,新娘家的人要向门...
3598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民俗文化
花轿上路。喜轿上路,报轿有讲究。 报轿者由四名轿夫中的一位有经验者担任。起轿时由于人多嘈杂,又有鞭炮声,因此报轿者大声报轿,以便大家协调一致:“手抱龙柱拉得紧”开始起步;“扛上肩,起一步”四名轿夫开始抬起轿子;“上碰顶,下碰门槛(或门脚)...
3599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民俗文化
歇轿。在离新郎家较近的地方应把花轿放下,等待男家的人来接。这时新娘需把挂在身上的镜子翻转过来,镜面朝向自己,表示结婚后不会与公公婆婆的意见不和,再把系在盖头上的干桂圆都捏破,表示把嘴封住,结婚后不会与公婆“讲七讲八”。陪房嫂则过来看看新娘的...
3600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 类型: 民俗文化
落轿。进门时辰到后,花轿在3个小男孩的迎接下抬进男方家,放在大厅中铺开的草席上。此时报轿者唱到:“财到喜到,开大门放大炮,全部离手”。有些居住在山里的畲族不用草席,而是用5个大小不一的红布袋铺地,一个袋子比一个袋子大,此取“一代(袋)比一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