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水果
12条
物产
7条
粮食
12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238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556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区域
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畲村是畲族“歌王”钟学吉的故里,闽东著名的畲族古文化村,是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白露坑村的半月里迄今保存着许多清代建筑和畲歌手抄本等珍贵文物,每年都举行传统畲族歌会。
3557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区域
位于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畲村。有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寨堡,寨堡门上方有石刻“观音亭寨”四字;亭外还有明清时代的碑刻15面。每年元宵、重阳,畲民在此聚会,盘诗对歌,成为习俗。
3558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区域
位于霞浦县崇儒畲族乡樟坑村。厝分母厝和子厝,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子厝附建于母厝左右。三大座形成整体,占地5亩,有9个厅堂、6个天井、99根大柱;厝屋分两层,每层各有94间。是畲村罕见的群体建筑。
3559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区域
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畲村位于闽浙交界之地,枕山近海,风光秀美。村里最有特色的是每年“二月二”的会亲节,近年衍为地方的民俗节。每年这一天,各地畲民云集双华,彻夜对歌;村里还组织游灯、武术、打尺寸、火头旺等活动。
3560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区域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村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是每年的“四月八”。这一天是硖门畲民的“歌王节”,各地畲汉群众慕名前来观光助兴。村边有一处始建于晋代的古刹瑞云寺,殿宇楼台,鱼池假山,吸引着众多香客和游人。
3561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区域
蕉城区猴墩村位于蕉城与福安交界处,是闽东著名的畲族聚居区,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这里至今保留着穿畲服、唱畲歌、练畲拳、过畲节等传统习俗,新娘出嫁仍举行畲家的传统礼仪,是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猴墩的自然景观也很丰富,著名景点有红军...
3562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区域
位于蕉城区金涵畲族乡,海拔325米,距宁德市区7千米。近年该村经精心打造成为知名的乡村旅游景区,是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浓郁的畲族风情,茂密的生态林木,秀美的田园风光,碧绿的人工湖,始建于唐代的金贝禅寺,以及神秘的明代古墓吸引了来...
3563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景区
位于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亭坪畲族村。建成于1995年,早期主要建筑有仿汉宫阙门楼、忠勇王殿和宫前广场等,总占地面积50亩。曾多次接待中央领导和重要贵宾,宁德市许多重要的民族文化活动也在此举行。2008年增建畲族文物馆,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畲族分馆和...
3564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福宁西路装也叫霞浦式(霞浦旧时也称福宁西路)。上衣的前后裾一样长,大襟小襟上面各有一个服斗,可以两面穿。畲族妇女遇年节或者外出做客时,穿正面;平时在家则将衣服翻过来穿。服斗和领口上均刺绣花边,以红为主色,根据花边的多寡,称为“一红衣”“二红...
3565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福宁东路装也叫福鼎式(福鼎旧时也称福宁东路)。上衣分大领和小领,服斗和领口饰有红色花边,袖口的滚边红绿相间,领口加饰两颗红色绒球;大襟上有两条长过衣襟的红色绣花飘带。 发式梳扎时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扎上红绒绳,用发夹固定,别于一边...
3566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罗源装流行于罗源、连江,福州北峰、闽侯以及宁德南部飞鸾一带。平时服装与福安式、福宁西路式大体相近;盛装的花饰则异常华美,十分锦绣。
3567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叫迎祖节,旧时畲族同姓同支的族人共设一个“祖亭”,由相关畲村轮流负责保管、祭祀。每隔两三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日的某一天,轮到本年保管“祖亭”的畲村就组织村民到上年保管祖亭的畲村去迎请祖亭,这就是“请祖”。这一天全村出动,组成浩浩荡荡的请祖队...
3568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古田县富达畲族村都要举行祭祖活动,纪念富达畲村开基始祖蓝公应潮。这一天富达村民要抬着蓝公塑像游村,供祭,演戏娱祖,直到正月十五将蓝公像抬回祖祠。活动持续12天,也叫蓝公节。
3569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传统的会亲节,旧时各地畲民,不分男女,只要能够走得动的都要到祖居地“会亲”,如福安的后门坪村、福鼎的双华村、宁德的猴墩村等。会亲节这一天,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一起的畲族乡亲有数百成千人,他们在这里瞻祖会亲,还盘歌对唱,使这一...
3570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三月初三日本是中国传统的“踏青节”,古书上记载:“上巳三月初三以作踏青。”畲族男女这一天出门“踏青”时要采集乌稔(一种野生灌木,俗称“黏米乌”)叶用来蒸煮乌米饭。乌米饭是畲族的特色食品,乌油发亮,气香味好,健胃开脾,清热解毒。关于乌米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