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水果
12条
物产
7条
粮食
12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229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421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专题知识
1951年秋,城阳中心小学第一分校借街尾村郑氏宗祠创办附属幼儿班。1952年,全县共有幼儿班8处,在园儿童481人。1957年秋创办了福安县幼儿园,并配备了经幼儿师范专业培训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1959年秋,为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工作,全县大办...
3422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专题知识
1949年10月,福安县人民政府接管了中心国民学校16所,(保)国民学校52所,私立崇一小学1所。复课后入学学生3145人,在职教工178人。1950年6月,县政府对全县小学布局和教师队伍进行初步整顿,当年全县小学增至75所,学生6546人...
3423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专题知识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时,福安只有县立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371人。1950年2月,福安专署决定将民国二十六年迁到宁德的省立三都中学迁回福安,与县立初级中学合并,定名为三都福安联合中学。1955年7月,该校改名为福安第一中学。同年又创办了福...
3424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专题知识
福安最早的职业技术学校是1934年创办的县立初级茶叶科技职业学校,次年该校升格为省立农业职业学校。1942年,福安私立韩阳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创办,1947年改称福建省立福安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9年12月,福安专署接管了福安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3425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专题知识
1951年11月,福安县、区、乡三级相继建立工农业余教育工作委员会,全面开展扫除文盲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当年全县开设冬学①212班,入学农民达13,455人。1952年、1956年和1958年全县掀起了三次扫盲运动高潮,成效显著。据1959...
3426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医疗
据1976年福安县人口死因回顾调查,1973年~1975年结核病死亡率为61/10万,居各类死因第4位。1977年接种卡介苗4.8万人次。1984年,结核病被列入重点防治。1989年建立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此后,结核病的患病率逐年降低。
3427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医疗
1979年调查157个自然村,患病率最高的为利岔大队,达1.38%。1979年~1983年,平均每年实检36,676人次,查出患病者258人。1984年定潭头乡为地甲轻病区,1985年开展服碘盐工作。至1987年已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3428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2年,县妇幼保健站成立,随即开展全县性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并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妇女五期(月经、怀孕、产褥、哺乳、更年)保护、劳动保护和卫生保健知识。1959年~1962年在全县普查中发现患子宫脱垂者2060人,治疗1178人;1973年...
3429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数据统计
1978年,福安县卫生局开始实行计划免疫工作。全县建立儿童接种户卡97,977户,占总户数的91.2%。1988年,全县0至7岁儿童66,076人,建卡60,728人,建卡率为91.9%。目前儿童基础免疫主要有:小儿麻痹、百日咳、麻疹、卡介...
3430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医疗
1957年~1978年先后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丝虫病查治活动,共血检96.44万人次,查出病例20,682例,治疗3141人次。同期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群治群防活动。1983年11月至1984年3月底,全县采用海群生药化食盐防治丝虫病,监测24...
3431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医疗
1976年以来,全县出动劳动工日3275个,在松罗、溪尾、甘棠、赛岐、下白石、湾坞、溪柄等地查螺,灭螺面积687.1万平方米。1985年10月,经省、地、县组成的考查组考核,确认福安已达到消灭钉螺的标准,血吸虫病已基本消灭。
3432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医疗
1949年以后,福安县陆续开展了麻风病查治工作。1972年,全县调查确诊19例,其瘤样型者被送到古田麻风病院治疗。1985年9月,省、地有关部门确定福安基本上消灭了麻风病。
3433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民俗文化
这是一项竞技性项目。相传为纪念畲族英雄蓝凤高以断弓横扫敌箭演变而成。“尺”代表断弓,“寸”即残矢之意。该项体育活动一般是在劳动之余举行,参加者至少两人,多则五六人。在一块长30米、宽10米的场地一端正中处画一直径为1.5米的圆圈。一人持一长...
3434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群众上山砍柴草时,常就地砍竹一根,削尖两头,用以挑柴草,称为“枪担”。“枪担”长约两米,两端成斜面、尖顶,既是劳动工具,又是防身之器。上山时一边唱山歌一边用刀敲击“枪担”,逐渐形成“打枪担”这一娱乐性健身项目。
3435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传,畲族祖先盘瓠是龙的形象,祖公图上画的祖先形象是龙头人身,手执龙杖。因而,畲族人民以龙的传人自称。“舞龙头”是畲族人民歌颂盘古开天辟地的光辉业绩以及纪念祖先抗击入侵者获胜时的表演项目。表演时,除龙头以外,还有龙珠、伞等器具,并配以畲族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