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传说、奇闻
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工业产品
5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气候、水文
4条
水果
12条
渔业资源
3条
物产
7条
神话、宗教
53条
粮食
12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24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茶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12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6
闽东畲族民俗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民俗
闽东畲族民俗展1986年6月,为配合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在福安举行,区内也同时举办闽东畲族民俗展览。这次展出采取密集型以实物为主的陈列形式。共展出畲族民俗文物481件。在展出期间结合征集畲族文物200多件,使畲族文化遗产得到抢救。1989年9...
167
闽东畲族商调式音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五声音阶,音列为61!356〓。旋律进行以六度大跳、五度大跳为特征,结尾是一个或上或下的二度音程级进:312,112,132,632;旋律线大致为1651312;强调主音的上五度音。节奏是若干均衡连续短音与自由长音的组合。这种组合形式多样,...
168
闽东畲族宫调式音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五声音阶,音列为(1)2356或6(1)235。但其三度音3经常出现微升,其六度音6有时降半音。旋律始以四度、五度上行跳进,终于下行级进,强调上五度音和三度音,基本旋律线为3521132(1)。节奏开始时拉长,紧煞,再接着平稳地一字一拍进行...
169
闽东畲族徵调式音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一类为五声阶,音列3(5)6〓〓,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夹以六度大跳,强调上下五度音,旋律线大致为35〓〓〓65,节奏较为规整,大都为快速的3/8拍,因其一、二、四句尾音有较长的拖腔,山歌风味浓郁。流行于区内古田、宁德、福鼎、柘荣等地。
170
闽东畲族乐具龙角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龙角形似羚羊角,俗称角螺。长56至65厘米,因长短不一,所以筒音各异,龙角中空,以气流震动的原理发音。制时,取畲山自然弯曲的软质松木为材料,头直径7~9厘米,中间凿空形成气槽(筒壁厚度0.5厘米,磨光),龙角吹奏起来的声音为“哈噜,哈噜,哈...
171
闽东畲族乐具三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三音由三面直径为0.5厘米的铜锣牵挂在一面铁架上成三角形。用一竹制小槌子击之发音,每面锣均发一固定的高音,分别为“懂”、“叮”、“咚”。
172
闽东畲族乐具铃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铃刀用5片直径约0.5厘米的铜板串在一个梨形的粗铜线与铜刀相连接的铜圈里。巫师在吹龙角时,抖动铃刀,使铜板相击,而发出“嚓嚓”的声响。
173
闽东畲族乐具吉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吉铃以铜铸,手柄上有一“山”字状的矛。巫师演唱时,摇而发出“叮叮”之声,与“三音”溶为一体,颇为动听。
174
闽东畲族乐具法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法鼓以木为围,上下蒙牛皮,高38厘米,宽直径36厘米,鼓面上往往绘有八卦图和符咒。
175
闽东畲族祈福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是巫师举行祈福等神事活动时所跳的一种舞蹈(1984年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福建卷·宁德地区分卷》)。舞蹈者装扮奶娘(陈靖姑),一手持铃刀,一手握“龙角”表演打案出厅、抽兵马行罡和行九洲出山。打案出厅由草席舞、“魔蛇”舞、令牌舞、“龙角”...
176
闽东畲族奶娘踩罡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奶娘踩罡是畲族巫师以罡步进行祈雨、度身(奏名)或“和神”逐鬼活动中的一种舞蹈,由“净坛”、“请神”、“踩罡”三个部分组成。
177
闽东畲族巫舞手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巫舞手诀是畲族巫师施行巫术时的手势造型。分为藏身诀、打鬼诀、“吊楼”诀、罗房诀四类。手诀以凝炼富有变化的手法塑造典型形象(“观音”手诀,背后两指为耸立的普陀山,中指为观音佛,左右两指为童男童女;“饿虎”手诀,则张着血盆大口,酷似迎面扑来;“...
178
闽东畲族六结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六结花主要流行于福鼎县畲族乡村,为祭祀舞蹈。主要情节是表现畲民驱妖避邪,消灾祈福,保护乡闾吉祥安泰。
179
闽东畲族踏八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踏八卦舞者身体每个部位的动作流程,都按入八卦的部位,由点、线、面相连接,按金(西)、木(东)、水(北)、火(南)、土(中)的五行定位踏步。动作若仰若俯、若即若离、若进若退,进退伸展、变化离合。
180
穿九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艺术
穿九洲巫师口吹“龙角”,手舞铃刀,脚踩四方步、打圈,间或穿插武术、杂耍、扮演超度亡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