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44 条
2021年
25 条
2022年
86 条
2023年
203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44 条
专题知识
881条
交通
149条
其他
76条
区域
101条
医疗
61条
基础设施
104条
姓氏
59条
数据统计
218条
景区
225条
植物
2条
民俗
2条
民俗文化
218条
水果
1条
物产
17条
粮食
1条
艺术
7条
药物
8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2144 条 131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95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布景建国前,莆仙戏舞台多为在广场上临时搭起的戏棚(少数的宫庙有固定建筑的亭阁式戏台)。都只有棚面和两边的风火门,其景物造型,长期采用虚拟手法,以1只木“半桌”和3只方形竹椅,虚拟多种空间形式如山岭、桥梁、轿子等等,表现出古朴的地方色彩。
1952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脸谱:早期的脸谱,线条粗犷,色彩只有红、白、黑3种。民国初期,受外来剧种的影响,脸谱类型增多,色彩也增加绿、蓝、金、银诸色。脸谱按不同的脚色行当化妆,区别主要在眉毛画法上。正生、正旦眉梢略微向上,武生、武旦眉毛较长、上竖。苦生、苦旦眉头皱蹙...
1953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面具:分全面具和半截面具两种。早年演员扮神、鬼或老虎时,常戴面具。
1954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发式 莆仙戏旦角的髻式有长髻、圆髻、苏州髻、草蚂髻、牛角髻等5种。汉装水头和京剧旦角髻式,是民国初年,受外来剧种影响后出现的。
1955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服饰 莆仙戏各类行当的穿戴有严格规定,主要戏衫有蟒袍、补袍、八战、■衫、宫衣、女袄、军背心等。样式比今戏衫窄短,水袖只有20厘米左右。近代受闽剧、京剧影响,有所革新。 盔头形状略小,不尚华丽,便于拆卸组合。状元冠、女凤冠、公主翎、企翎、鸭...
195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道具 莆仙戏常采用大帐、一桌三椅等虚拟演出空间,用红旗当火把,签筒当酒坛,马鞭当箭。演出用的武器有锏、木枪、大刀、八角槌等。 早期演出中,常出现“以人代砌末”的表现手法,保留古老的“杂剧”遗痕。
1957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谣 每句以7字为主,杂用3字或5字,不分段,多为短篇。反映民间习俗的有《一头螃蟹双头行》、《一岁牵》等;赞美清官良吏的有《冯太守》、《阳春何去》等;鞭挞贪官酷吏的有《千里草》、《宋仁楚》等;反映痛苦生活的有《园里无番薯》、《赋役重重完不了...
195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摇钱树 一般是5字一句,4句一段,每唱一句就要喊一声“好呀”,歌词多是吉利的赞语。如“钱树摇欺欺,财主妈生阿毜,荣华共富贵,赛过郭子仪”。建国后,剧团和宣传队把歌词加以改造,作为演出节目,结合时事进行宣传。如“钱树摇圆圆,解放十四年,农业学...
1959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凹螺瘟”或“吐泻症”。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涵江某戏班到南日岛演出,染霍乱病死亡10多人,尸体埋在哆头村外的乌菜港,立即引起哆头村霍乱流行,死亡数百人。道光元年至三年(1821~1823),县境内连续3年霍乱流行,死亡甚多。光绪...
1960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老鼠瘟”。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5月,鼠疫从香港经海路传入厦门、泉州、仙游枫亭到本县华亭,后又蔓延到涵江、沁后、塘头、哆头、江口等地;次年继续流行。两年中发病总例数达16539例,死亡13721例,死亡率82.96。涵江林连一箩篾...
196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出珠”,在境内流行的历史很长。建国前,几乎每年都有。民国9年、24年、26年、30年,都发生一次大流行,每次都死亡成千儿童。不死者,必有麻脸(俗称粗面)或瞎眼、耳聋等后遗症。那时人民生活困苦,谈不上隔离与治疗。 清光绪十三年(188...
1962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简称“流脑”,为常年流行的急性传染病。民国22年、23年、25年,全县共发生3次大流行,儿童死亡甚多。建国初期,疫情散发与流行交替发生,但发病总数和病死率明显下降。1967年、1978年、1990年发生3次流行,发病总数分别为3247例、5...
1963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肠热病”。建国前为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民国16年,平原地区伤寒大流行,圣路加医院病床住满,在梅峰寺设临时病床收治;患者多数并发肠穿孔、腹膜炎,死亡率高达70~80%。民国36年,黄石东头、徐厝两村发病的600多人,死亡近百。饮水受污...
1964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民国22年,城关、涵江两个监狱暴发回归热,发病率达18%以上,死亡者日有所闻,监狱假释部分犯人回乡,造成病情在农村中流行,死亡不少。建国后无回归热新病例发生。
1965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4年,福建军区恙虫病调查组在埭头区后井村作“外裴氏试验”检查,确诊恙虫病一例。1955年6~7月,忠门、埭头两区陆续确诊400多例。忠门、埭头各设临时恙虫病防治站一所。晋江地区抽调地区第一、二医院医师、护士12人来莆支援。疫情当年控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