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676 条
2023年
67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676 条
专题知识
67条
交通
227条
区域
56条
印章
44条
基础设施
1条
景区
56条
民俗文化
135条
物产
90条
颗粒列表
共 676 条
23
/
4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31
振兴东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交通
东自水产路,西至东河桥,长300米,宽12米,原为1986年进镇公路,1996年拓宽为镇区街道,路中建两行绿化隔离带,路面砂改油。
332
振兴西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交通
北起下昂大桥(松雪桥),南至下昂自来水厂,接菱菁公路,原为1986年进镇公路,1993年拓宽,路中建两行绿化隔离带,路面砂改油,长350余米,宽12米。
333
凤凰桥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交通
原新溪乡政府所在地南北主要街道,长320米,宽12米,西接菱湖——新市公路,穿集镇区向南,1993年砂改油。
334
背蚕种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解放前的蚕种,都是蚕农自己育蛹产卵成种,蚕种的好坏,对养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蚕农们对蚕种极为关心。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代,蚕农们把希望寄托在蚕种上,希望蚕神保佑蚕养得好,故背了蚕种包去面见蚕神。 蚕种包是一块绵绸,一般为红色,绵绸...
335
祭马鸣王菩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蚕农们背了蚕种包,直达马鸣殿,点两支烛,烧一炷香,跪拜叩首,口中念些“求马鸣王保佑赐福获得蚕花廿四分”之类的祈祷词。拜马鸣王菩萨的烛不计较大小,只要心到意到即可,不用讲什么排场。 马鸣王殿中的马鸣王,是一个女子和一匹白马。这女子是蚕花公主...
336
蚕花和五圣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所谓蚕花即是人工制作的纸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棒状的,系用彩色纸条,一边剪成流苏细条,然后将纸条螺旋形绕在细棒上,流苏条便蓬起,样子像个小鸡毛掸子。还有一种类似花朵形,有花有叶,系用宣纸染色,剪成花瓣、叶子,再用棉线绕扎而成。 游含山的蚕...
337
仙人潭丢石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仙人潭丢石子后,蚕农们背了蚕种包回家吃粥。早粥前的蚕事活动,是真正的蚕事祭祀活动,在清晨就完成了。从事蚕事祭祀活动的都是含山周围的蚕农,也有来自毗邻桐乡河山、石门的蚕农。 抗战时马鸣殿被日本侵略者毁灭,解放后蚕种由国家蚕种场培育,蚕种包...
338
踏拔船竞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踏拔船(也有谐音称“大排船”的),也叫“快船”“哨船”“桨船”等。 为了竞速,人们对普通农船进行改装。即在原农船上,装上“假船头”“翘畚斗”“西梢”“桨架”等辅助设施,使船的长度比原来增加3米多,宽度增加近2米。船上配8至12名不等的桨手...
339
打拳船表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拳船(又名“拳船”“船拳”)。人们将两条农船并排相连,用木头固定,然后在船上用木板铺成约一丈见方的台面。船上搭盖彩棚,顶上插有 一面大旗,台两边置有兵器架。表演者在搭成的木板台上,表演拳术和刀、剑、枪、甩石锁、挺石杠等器械武术。船上有锣...
340
标竿船表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标竿船表演标竿船用两只较大的农船并锁而成,船上竖一根很粗的毛竹,即标竿。 经过训练的农村青年(较多的是女性)爬到竹竿上,表演各种技巧动作。竿上系有一长布条,表演者时而拉着布条一端突然从高空跌下,动作十分惊险。 标竿所用毛竹,据说要用三年...
341
拜香船表演和童子忏吟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所谓“拜香船”,是用两只农船并排连锁而成的。船上蒙布帐,四角成飞檐般上翘。“拜香船”一路摇来,一路奏乐。到含山后,便汇入拜香队伍上山。较近地方的拜香会,会步行而来。大家排成队伍,一边步行,一边吹打,一路拜到含山。而童子忏吟唱,更是一道亮丽的...
342
蒙恬造笔他人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据传蒙恬与其父蒙吉父子俩相依为命,逃难至善琏五家墩安身。一日,蒙恬与邻居许家兄弟一起到野外拾柴,偶尔捉得一只野兔和一只小山羊,两人剥下兔皮、羊皮,取肉分享。 兔皮、羊皮上的毛甚柔软,蒙恬想,这兔毛、羊毛这么柔软,何不做成笔头?他将兔、羊毛...
343
蒙恬造笔善琏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秦朝初年,湖州的善琏镇叫西堡村,村东南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永欣寺,庙中住持和尚法名善真,其为人和他的法名一样,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因此,远近的人都来此庙烧香拜佛,香火不绝。 一天,有一位中年汉子来到庙中。此人生得身材高大,满面黑须,相貌堂堂。...
344
赵家天子杨家将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宋三百余年,据说原来是属于杨家的,是“杨家天下赵家将’,怎么成了“赵家天子杨家将”呢?这里有一段因果,还和善琏平乐的水獭桥、含山的尾巴头有关联呐。 善琏南面,有一个名叫平乐的大村庄,村上有一户姓赵的人家。赵家夫妻只生一女,虽是农家女子,...
345
分金村的由来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
类型:
民俗文化
含山西南约半公里有个村庄,名叫分金村。此村原来并不叫分金村,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分金村的东面,有一石板桥,名叫霸桥。这霸桥只有两条天杠石,南北向一搭,方便人们南来北往。 不知多少年前,有两个叫花子,一个叫逢分,一个叫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