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26 条
2023年
252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526 条
专题知识
538条
交通
674条
区域
201条
医疗
30条
基础设施
31条
姓氏
44条
数据统计
74条
景区
153条
民俗文化
683条
物产
43条
神话、宗教
55条
颗粒列表
共 2526 条
121
/
1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801
龙观乡除夕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廿三,各家祭灶神,传说灶神升天将界下家人点名入册,故在娘家的女子须回夫家,俗称“接灶”。满水缸米缸,称“缸缸满甏甏满”,米缸上放酱粉,取涨息意,放鱼、肉、饭元宝、如意年糕,用纸龙封缸盖,寓青龙守缸意。正月初五开米缸,如碗中见水则新岁多雨...
1802
龙观乡立春节气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清时,府县官员于立春前日迎春,立春日吏员执仗彩,县官扶犁耙,先祭芒神、土牛,再至“先农坛”行田礼,后下田试耕,称“祭芒神”。雇乞儿穿官服,称“春官”。民国时废。农家晨起用牲酒爆竹祭神,称“接春”;用荠菜、艾草做春盘、春饼(青饼),饮春酒,...
1803
龙观乡清明节气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明融节气与习俗为一,各家门窗插柳,妇女发簪柳梢,小孩头戴柳圈,老人脚穿柳皮鞋。各家用糯米和黑树皮汁做“黑饭”,又称“乌米饭”、用糯米做麻糍上撒松花,然后祭祖扫墓。以青糍、乌米饭、牲礼祭坟。俗称“上坟”。建国后,插柳之习渐废,上坟者改用点心...
1804
龙观乡立夏节气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各家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伴白粳米煮饭,俗称“五色饭”,也叫“立夏饭”,后多以碗头肉煮秫米代之。用胡桃壳或茶叶煮蛋,称“立夏蛋”,互相馈送。用彩线编蛋套套蛋挂在孩子胸前。吃软菜、脚骨笋、樱桃、红枣,寓眼明耳亮脚手健之意。吃炒...
1805
龙观乡媒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媒妁旧时女子成人由父母于门第资财相当人家择亲,探询双方生辰百字,若非“龙虎相斗”、“羊入虎口”、“鸡犬不和”等相冲生肖,则挽亲友做媒。媒人登门例不喝茶,双方有意则交换庚贴,占卜后确认无“冲”,则由媒人为介议定财礼,择吉日“下定”,又称“递恳...
1806
龙观乡订婚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订婚问明男方鞋帽尺寸和父母兄妹鞋样,预为制作。男方于吉日向女方送聘礼包括鹅鱼肉蛋酒及120只金团、麻饼并桂圆、黑枣、莲子、白糖等四色包头;其他糕点包头4只;金戒子、金耳环各一对;绸缎衣料6至8件。聘金以36元银元为小礼,120元银元为大...
1807
龙观乡立秋节气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吃西瓜,称“拔秋”。给小孩吃时用罗卜子、蓼曲伴炒米粉和西瓜,使其长得快长得壮。
1808
龙观乡冬至节气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用糯米粉搓圆子,俗称“冬至汤果”,加蕃薯的叫“蕃薯汤果”,取“翻身”意。小辈送长辈,邻里互送。各家祭祖祀神,俗称“冬至羹饭”。冬至又叫“长生日”,认为此夜梦甚准,求梦者有的备香烛睡柴间。此晚洗足可免冻疮。堕民戴钟馗巾持剑到各家驱鬼,称“跳灶...
1809
龙观乡贺礼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男方选定迎娶吉日后,于头年腊月请媒人告诉女方,女方同意后,男方即送彩礼。女方根据彩礼多寡和家产置办嫁妆。婚期前,双方亲友皆送贺礼,送女方多为衣料、日用物品,俗称“陪嫁”;送男方多为银钱,至亲者送喜幛、喜轴,喜幛多用红绿绸缎被面,上缀“双...
1810
龙观乡搬嫁妆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婚礼当天,男方去女方搬嫁妆,女方在庭院摆列嫁妆让人观赏。发放嫁妆时,第一扛必须置花烛台一对,铜镜一面。富家嫁妆至少四扛,穷家嫁妆仅一垫一盖。嫁妆搬到后,先陈列于男方堂前,供人观赏品评。50年代至60年代,嫁妆较少,大件者惟缝纫机及绸被。70...
1811
龙观乡相亲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婚前三日,女方用大红贴请女婿,再请,则答以“谨遵台命”,三请后,才坐蓝呢轿在写有本堂名的灯笼下引导到女家,在堂上拜见岳丈,侍坐一旁,茶送三道后入房中拜见岳母,稍坐后出拜太公等尊长,再会见帐房等执事。酒席上岳丈向女婿送酒菜,女婿致谢,礼毕...
1812
龙观乡迎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俗婚前三日,新郎与父母双全的男孩同睡,新郎须睡外边,俗称“伴夜”。每晚给孩子吃包子、花生、鸡蛋等,寓早生贵子意。结婚日凌晨,男家以全猪、全羊、全鱼、果品等在礼厅致祭,称“享先”。新郎剃头,两旁各置茶几一张,放二枚银元和1只五色果包,内裹二...
1813
龙观乡拜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俗花轿至男家时,鸣鞭炮,击鼓锣,敲悬于帏的铜喜鹊。花轿停在堂沿,轿夫开轿门,一盛妆幼女上前行礼后,送嫂取蜡壶中香粉在新娘脸上补妆,称“添妆”。然后携新娘出轿门立于拜位,幼儿退立一旁,一全福妇女用秤杆微叩新娘头部,再用秤尾自下而上挑去方巾,...
1814
龙观乡喜宴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结婚日晚,主婚人和新郎恭候在大门口迎贺宾,乐队奏迎宾曲。宴会设新娘专席,由4名未婚姑娘侑食。每上一道热菜,送嫂陪新娘回洞房换一套新衣,回席向宾客施礼说:“众位先生,姑娘在此换汤作揖。”最后一次说:“姑娘在此谢汤作揖”,称“侍筵”。席间乐队奏...
1815
龙观乡闹洞房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喜宴后,寿翁二人及亲朋簇拥新人入洞房。房中花烛桌上置果盘,上放桂圆、荔枝、花生、红枣、桔子等。寿翁居中向新人敬酒三杯,每敬一杯,皆交换酒杯,新郎新娘啜一口,称饮“交杯酒”。再取盘中果各二颗分给新郎新娘,并诵吉语。习俗新娘第一天不开口,宾客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