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26 条
2023年
252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526 条
专题知识
538条
交通
674条
区域
201条
医疗
30条
基础设施
31条
姓氏
44条
数据统计
74条
景区
153条
民俗文化
683条
物产
43条
神话、宗教
55条
颗粒列表
共 2526 条
115
/
1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711
双坑口——南坑公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交通
双坑口——南坑公路全长2公里,路基宽6米,路面宽3.5米,有桥梁1座,涵洞道19个,设计荷载汽—10,属4级公路,1980年6月建成沙石路。
1712
张家——里村公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交通
张家——里村公路全长5.6公里,其中至李岙为2公里,路基宽6米,路面宽4.5米,属4级公路,1980年10月建成沙石路,2002年拓宽改建为水泥路。
1713
四明修枪总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景区
四明修枪总所位于五龙潭风景区龙观革命史迹陈列室边橙子岩,距乡政府驻地北约12公里。该修枪所为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三五支队修理枪支、制造炸药等武器所用。以岩洞为所,大小两岩洞,大洞约为2.5×2米,小洞约为1.5×1.2米,深约均为1.5米。在...
1714
五龙潭风景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景区
五龙潭位于本乡西北部,四明山脉之天井山岙中,距乡政府驻地约8公里,离宁波市区约35公里,面积16.17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中华龙文化、浙东山乡风情、民俗民风为文化内涵,以溪流飞瀑、怪石险峰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它以潭碧神灵、谷...
1715
龙潭飞瀑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景区
龙潭飞瀑是五龙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它以突出“龙文化”为吉祥如意的象征。百丈岩上有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老先生87岁高龄时留下的墨宝——“龙”字,“龙”字系巨大的草书繁体字,该字刻在悬崖峭壁上,前有大瀑布自岩顶倾泻入溪,...
1716
青云梯景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景区
青云梯景区于2003年建成,面积4.58平方公里。由青云梯、天门二瀑和观顶湖景区组成。景观以“雄、险、壮”而著称,以“雄关险梯,异石巨瀑”而著名。 青云梯 取名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意...
1717
鸣凤水晶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景区
鸣风水晶区于2004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290余亩,总投资2500万元。由集散区、龙漫滩水景、龙归海水景、凤鸣山景点等组成。景区取名“鸣凤”,有“龙吟凤鸣”、“龙凤呈祥”之寓意,突出龙崇拜的文化氛围,营造“飞龙、潜龙、游龙、蟠龙、卧龙...
1718
霍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霍乱俗称“时疫”、“虎疫”,清道光元年(1820)由缅甸经水路传入宁波,遂蔓延本地,得病者往往朝入市、夕盖棺,甚有半日夫妇双亡、子女尽丧。民国间,政府指定医院施行霍乱预防接种,并每年开设临时时疫医院,但霍乱仍连年流行。解放后,政府注入大量资...
1719
副霍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副霍乱也称“2号病”。1962年夏由舟山渔民传入。后经政府采用疫点封锁、交通检疫、预防接种等综合措施,无蔓延和死亡。1983年再度出现疫情,各级医疗机构全力以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及时控制了疫情。至今,未发生此病。
172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多发于冬春。此病死亡甚速,缓则一天,速则数时,初觉头背疼痛,继而抽筋。则知觉丧失,不治而亡。此病,解放前时有发生,解放后,偶尔有之。1968年后,对易感人群预防接种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措施。
1721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多发于夏秋,以7~9月为高峰。1952年起有记载,采用香蕾饮、桑菊饮、白虎汤、银翘散、安宫紫雪汤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1972年起,采用乙脑活疫苗接种,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目前尚有零星散发。
1722
麻疹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麻疹 俗称瘄子。旧时民间有一生未得瘖子者,反被引为奇事,甚至有故意让儿童接触患者,希望早得瘄子的愚举。故麻疹的感染率与死亡率在本地尤高。60年代,采用“贯众汤”、“尿泡蛋”、“母血注射”方法进行预防,发病率有所下降。1979年后,开展计划免...
1723
肺结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肺结核 又名“痨病”,旧时为内科最多见的病种。解放后,因链霉素属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结核病人逐年减少。至今更少。
1724
百日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百日咳 1953年前未发现有病例记载,1954年后发病率逐年上升。1958年,采用小儿平咳蛤蟆散及百部糖浆等中成药治疗,获一定疗效。1972年起,预防接种,1984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
1725
性传播性疾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医疗
性传播性疾病 建国前乡间很少见,城区多见。建国后30多年间无病例发现。1990年后,有逐年上升趋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