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14 条
2023年
101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14 条
专题知识
347条
交通
54条
区域
43条
医疗
10条
基础设施
30条
数据统计
17条
景区
108条
民俗文化
240条
物产
156条

颗粒列表

共 1014 条 30 / 6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3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村际〕本村看戏,好位礼让外村。外地鱼灯龙灯进村出村,鸣炮接送,留食款待。两地龙灯相遇,点头致意。若有错事,鸣炮道歉。
43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救急帮贫〕凡逢天灾人祸,互相救援。对孤老与残疾者,帮助做事。盖屋砌灶,互相助工。近年提倡“五讲四美”与“十字礼貌活动”,发扬优良民风。
43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忌讳〕端饭奉茶,忌用单手。与人交谈,忌搁双腿,更不能抖动,否则被视为高傲无礼。问路要先称呼,忌无名无姓。串门时,“男人的店堂,女人的间房”不可随便进入,以免有失物或男女之嫌。不可揭别家的锅盖与菜罩,否则被视为揭,人之短。与人接触不可摸头、...
43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禁山〕各地保护山林树木,破坏林木从严处罚。处罚分:放鞭炮、鸣锣示众,吃“罚禁酒”,分“罚禁肉”,罚演戏、放电影等。柴草平时封禁,年冬开禁。
44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防火〕民间对火患防范甚严。禁小孩玩火,平时柴仓要浅,水缸要满,大门上张贴“〓”字警告纸,年关鸣锣告诫。大的地方还有“水龙会”组织。
44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护鸟护蛙〕禁止掏窝捉燕,因为燕子筑窝象征发财。猫头鹰食鼠,喜鹊主喜,捉住要放生。青蛙食虫护稻,捉蛙“罪过”。
44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禁鱼〕沿江、沿溪村庄有禁鱼规约。毒鱼、炸鱼处罚从严。
44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买鼋放生〕县人历来有买鼋放生习俗,在鼋裙上串三个铜钱作记号,烧纸作“上路钱”,然后将鼋放回瓯江。〔打斗折秤〕“公平交易,老少无欺”是社会公德。若有大斗小秤、六叶风具、双秤砣之类行为,任何人都可以砸斗折秤。
44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讲事干〕一般民事纠纷,由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调解,称讲事干。彭括村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建有和铺,凡民间纠纷先在和铺“讲和”,若不服再行上告。该村此俗沿至清末民初。
44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照祭田〕即祠堂田,作为祭祖费用。祠堂田一般出租,收取“照祭租”,由本族各房轮流管收与主持祭事。
44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祠堂肉、祠堂饼〕祠堂祭祀日按祠规分肉、饼,称“祠堂肉”、“祠堂饼”。鹤城李姓祠堂,每年清明男丁1人分1斤肉,50岁以上逢十加1斤,称“加寿肉”;小学毕业加1斤,高中毕业加2斤,大学毕业加4斤,当官的加8斤,称“功名肉”;当年祭祠的管事加2...
44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接花红〕祠堂照祭田按房轮管,谁家孩子读书毕业,可临时接去收租,称“接花红”。大路乡叶庄村叶姓宗祠规定:小学毕业接小众(24担,4房轮流)1年,中学、大学毕业接大众(110担,11房轮流)1年,这是鼓励族人读书的祠规。
44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族谱〕记载本族渊源、世系、生死、嫁娶、坟葬、嫡妾、嗣继、遗文、传说等,成为“族史”。旧时每隔二三十年修谱1次,称“续谱”。以族为单位进行。上谱者,嫡子用“红笔”,养子用“蓝笔”,女儿不入谱。
44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祭祀〕祭祀可分祠祭、坟祭和家祭。祠祭为“春秋二祭”,1年2次,具体时间各地不同,以清明、冬至居多。祠祭张灯结彩,鸣炮奏乐,敬香礼拜,仪式隆重;坟祭为正月初八(上八日)与清明日;家祭有时祭、节祭。时祭是急事祭祀,节祭1年4次(清明、七月半、...
45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分家〕分家请娘舅主持、叔伯见证。分定后立书为据。分家要“抽长子”“贴长孙”(贴长),因长子担负家庭义务较多;最小的弟弟要“抽亲本”(贴亲),以照顾幼小。女儿出嫁“贴口香”。初分家时,厨房用具由女方父母赠送,田作农具由男方父母送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