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14 条
2023年
101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14 条
专题知识
347条
交通
54条
区域
43条
医疗
10条
基础设施
30条
数据统计
17条
景区
108条
民俗文化
240条
物产
156条

颗粒列表

共 1014 条 28 / 6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0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端索面汤〕“头生”婴儿,要煮索面汤分送邻居,一户一碗,分享快乐。
40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三日满〕早晨召做贺喜”,“请夫人”,用“净水”洒房间和婴儿。此时,抱出婴儿在屋内走一圈,称“赶家”,与亲友见面,说好话讨吉利。然后吃“三日酒”,并请“洗生婆”。亲友要送“月里庚,”多为肉、鸡、鸡蛋、红糖、索面等。夜里祭太公婆,求祖宗保佑。
40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开荤〕小儿断奶后要开荤,吃荤食荤菜。开荤时,将鸡心、鸡舌、鸡冠剁碎烧熟,让小儿品尝。吃鸡心,表示存心,记性好;吃鸡舌,表示讲话中听;吃鸡冠,表示头戴冠,将来做官。
40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满月〕满月吃“满月酒”。生母吃“满月点心”时,脚要搁在“灰塘杠”上,不慌不忙地吃,说是日后小儿不会嘴馋。
41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判山〕小儿初次理发称“判山”,或称剃“满月头”。以头喻山,取“寿比南山”之意,“判”即砍卖树木。“判山”时,用一对熟蛋在小儿头上滚一滚,寓意光滑无疤,然后切开分与在旁的小孩吃,称吃“和气卵”。给理发匠一个“利市包”。“判山”剪下的头发,包...
41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忌讳〕生儿称“生大脚”,生女称“生细脚”。忌问婴儿生下几天,怕犯“七日疯”。婴儿的月份以指头为号,如问“几个月”要说“几个指头”。小孩生病叫“做贼”,称自己孩子为“讨饭娒”。抱小孩忌说“背”。忌看日头与灯,防白眼。忌用腌肉做“三日”,怕小...
41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送终〕死者临终,子女侍守床前,目送“断气”。
41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含口银〕将一点银末、七粒米、七片茶叶用红纸包好放在死者口内。
41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报山〕又称“报圹”。有寿坟的,死者亲属至坟地点香烛,用手扳动坟上一块石头,预告山隍土地,坟主要来安居。〔买水洗浴〕孝子到水边点香烛,向海龙王买水:顺、倒各舀3碗,再加1碗,倒入水桶,拎回倒入脚盂,用七块小布,为死者自头至脚抹浴。
41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穿寿衣〕寿衣俗称“祭老衣”多为蓝、白、灰色,忌穿青色。衣裤为5、7、9、11、13件,成单数。孝子将套好的寿衣拿到露天,一脚踏在凳上用秤(不用秤砣)称,口念“一秤鲜鲜”!然后将凳踢翻。寿鞋软底,用红线缝9针,称“踏九针”。寿帽:男戴方巾,...
41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灵床〕用门板搭就,床前摆一碗半熟祭饭,一盏油灯。饭上放一双半熟鸡蛋,插一支缠棉花的筷子,称“座头饭”。死者寿被上放五只灰粽,缚在“竹丝爪”上,说是让死者到阴间时,用竹丝打狗,用灰粽喂狗,以便顺利通过鬼门关。在寿衣纽扣上挂一只“种子袋”,内...
41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请落枋〕棺材称“寿枋”、“老寿”、“大屋”。入殓前,棺材停放中堂,底铺一层木炭,上放寿席、寿褥。“枕头”三角形,“脚踏”四方形,所谓“头顶三角,脚踏四方”。子女将死者抬放入棺(长子抬头),盖上寿被,上放竹丝、灰粽。头顶上安三片瓦,脚下放一...
41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旋材〕盖棺后,子、媳、女儿、女婿等下辈,身穿孝服,手执孝棒,女辈半撑纸伞,由长子、长孙手拎魂幡、香盏领先,围着棺材顺倒各走三圈,称为“旋材”。
41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送上山〕又称出丧、出殡。旧时出殡行列次序为:分路钱(烧纸)、鸣锣开道,魂幡、香盏,子侄、女婿“护材”,吹打,至亲女辈半撑雨伞,亲朋好友随后。70年代起,出现横披、照相亭、花圈、录音机播放哀乐。行列前后常有数副锣鼓。1985年7月,鹤城镇人...
42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春节 〕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春节 。初一为“起年”,初五为“满年”,俗称“五日年”。习惯上,春节要延续到元宵。其节俗繁多: 开门炮、关门炮:春节早晚要放鞭炮,早称“开门炮”,晚称“关门炮”。 吃陈饭:初一至初五,吃除夕烧的大锅饭,表示年年有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