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14 条
2023年
101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14 条
专题知识
347条
交通
54条
区域
43条
医疗
10条
基础设施
30条
数据统计
17条
景区
108条
民俗文化
240条
物产
156条

颗粒列表

共 1014 条 26 / 6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7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放磉础〕屋架搭好后,择时鸣炮放磉础。此时,众人抬起屋架,抽出柱底箬叶,将磉础移正垫实。正柱的磉础下面安磉盆。磉盆下面放“百子瓶”和“朱砂碗”,表示落地生根和治百煞。
37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上七根椽〕“七根椽”为正中之椽。只能用竹钉,便于日后儿孙中状元回轿时拆除。木匠上七根椽锯下的粉末,要用被单包好,倒入江中,说是粉末会变蚊蝇。锯下的椽头,包好藏于篾篓,挂在正柱头治煞气。
37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状元锤、状元桨〕状元锤为两个红色雕花木锤。状元桨为一对木制的“纱帽冀”。上梁时,状元锤挂在两根正柱上,状元桨挂在正梁两端。以此预兆出状元。
37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挑灶泥〕灶泥要按月数挑十二担。闰年,挑十三担。
38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埋吹火筒〕灶底要埋一根吹火筒,表示此灶日后煮猪料,猪吃了日长夜大,如吹火筒吹大一般。
38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暖灶〕砌灶毕,要“暖灶”,或称“炒灶”。暖灶时,炒花生、蚕豆、豌豆,发出爆声,以为发彩。炒熟分给邀来的亲友品尝。同时烧点心、炖老酒招待。众人边吃喝边讲彩话祝贺。
38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引火〕兄弟分家砌灶,砌毕要“引火”:几个兄弟同时从老灶里点燃“火篾”,引火至各新灶。烧火要多添柴草,因为火力红猛预兆家境旺发。
38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急救〕病人突然昏迷,让其平躺,用针刺入中或口咬脚后跟筋;若冻昏,则灌姜汤;溺水者,可让其扑卧牛背,倒出腹中之水。
38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防毒〕野菇试毒,用米与菇同煮,若米转黑,则菇有毒。饮水试毒,可在缸里养田鱼。
38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防病〕上岭要等气喘平息时才能喝水,以防水积;口渴勿喝死水,俗话说:“口渴勿喝岩井水”;行路身热,不能用冷水洗脚洗身;被冷雨淋湿,要用热水冲洗,否则易生病;下水前喝烧酒,可暖身子,散发水气;未到伏天,不能睡地上,防地气袭身;上山穿山袜,打包...
38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挂金鸡〕上梁后,中堂下层,挂柏树或楹树枝做成的“金鸡”,意为啄恶鬼,吓凶星。
38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滋补〕俗谓猪脚爪补筋,猪肝补血,桂圆补眼,红枣健脾,蛇肉健肤,小麦加红枣治冷汗,鸭子凉血,肉酒活血,鸡蛋清音,麻雀治百日咳,“斤鸡马蹄鳖”有强身作用。
38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凉茶〕山区热天饮用凉茶,清凉解毒。泡凉茶的“草头”有淡竹叶、薄荷、秋丹米、龙胆草、夏枯草、金银花、车前草、水莲莲、千年霜、雪里白等等。
38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火笼〕取暖用具。内放〓,外护篾壳,分高口、矮口以及“牛嘴巴”几种。
39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火篾〕竹黄剖成条,缚成捆,久浸水里,晒干后点燃,火力均匀,不易熄灭。俗谚:“火笼当棉袄,火篾当灯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