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14 条
2023年
101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14 条
专题知识
347条
交通
54条
区域
43条
医疗
10条
基础设施
30条
数据统计
17条
景区
108条
民俗文化
240条
物产
156条

颗粒列表

共 1014 条 22 / 6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1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俗称“疔疮”“六月客”。高湖、小源一带流行100余年,多发生在5~10月。死亡率很高。俗话说:“不生过疔疮不算人”、“生了疔疮病,十无一人剩”。1954~1956年,高湖乡患疔疮104人,死亡10人,病死率9.62%。1957年,浙江省军区...
31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各区均有微丝阳性感染者,但未见晚期橡皮肿病人。1956年省卫生防疫站调查芝溪、万山、石溪、大路4乡、1277人,阳性率6.81%,大路乡最高11.77%。1958年普查丝虫病,发现阳性者,以海群生片治疗。1983年检查10063人,阳性率0...
31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1961年黄寮首次发现,病原体为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放逸短沟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浙江华溪蟹(石蟹),保存宿主为猫、犬和野生动物。吃未烧熟蟹易感染。地势高,感染率高;地势低,感染率低。石盖乡驮坑和石盖口海拔相差400米,感染皮试阳性率...
31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简称地甲病,俗名大头颈。多因生活环境缺碘所致。患者儿童妇女居多。民国36年鹤城镇患甲状腺肿30人。1984年调查98309人(抽查率为全县总人口23.04%)甲状腺肿大4587人,肿大率4.9%,其中生理性肿大3227人,患病1360人,患...
32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医疗
饮用含氟量高的水所致。1984年调查8~15周岁儿童、少年氟斑牙,有6个自然村患病率大于30%:汤垟乡驮平山,占42.8%,西天坑占 34.5%,横路山占50%,驮降占58.3%,洪口占63.2%,北山乡的仁村占74.4%。
32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交通
山汤公路 山汤公路山口至仁庄段,长10公里,旅日侨胞林三渔乐助25万元,1971年建成通车。
32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景区
太鹤公园 1981年开始修建,至1985年初具规模。林三渔、杨彭妹、孙明权等63位侨胞,先后捐赠12.5万余元。
32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景区
崇道观,唐天宝(742~755)初,县人朱三舍宅为观,北宋宣和三年(1121),毁于战祸。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观主赵处怀募捐重建,后复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住持刘道纪购民居供奉神像。元延祐三年(1316),法师陈元徽与住...
32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景区
清真禅寺原称清真堂,1984年改今名。位于县西南25公里的阜山乡眠牛山麓,占地6000余平方米,始建于宋末元初。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佛像,前殿供“白衣丞相”塑像。元大德间(1297~1307)建右侧配殿夫人宫。明嘉靖八年(152...
32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景区
鹤城镇后街基督教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栈房10间,占地1332平方米。1962年教堂为鹤城镇人民政府接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栈房被居民占用。1985年归还教堂和部分栈房。
32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景区
方山石前基督教堂,始建于民国27年(1938)、1958年由当地保健院接管,1973年拆除改建方山保健院。1986年重建教堂,占地450平方米。
32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春福〕旧时,村人在春社日或春耕前到村庙摆供,打“筊杯”(用竹爿仰扑示意),预卜作物年成。坑底乡郑山村人正月十五扎稻草人作“花柳姑”(当地野佛)为佛身,在村庙摆供问卜,安排耕种事宜。
32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田福〕又称“田头福”、“稻福”。当水稻扬花、虫鼠侵扰时,农人在田头设供,祭田头公、婆,祈求收净虫害鼠患,保佑谷物丰收。
32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赶秧风〕下田拔秧,先要戽水,左三下,右三下,前三下,将“秧风”赶走,防手腕红肿发痛,“中秧风”。治“秧风”用秧擦手腕,或用红头绳缠手腕。
33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捺秧箍〕插秧时,主家给“插田客”每人一双熟鸡蛋,要插田客留意将秧箍捺入泥里,说是“吃了卵,要小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