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图书馆
未登录
登录后查看详情
未登录(登录后查看详情)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112 条
2022年
111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12 条
专题知识
142条
区域
73条
医疗
21条
基础设施
44条
姓氏
161条
数据统计
66条
景区
128条
民俗文化
327条
物产
88条
道路
62条
颗粒列表
共 1112 条
59
/
7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871
葛仙翁的故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北仑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拿着一只缺口的碗,左手拿着五个铜钱。他先把铜钱一个一个地放在柜上,然后盛了值五个铜钱的油就走出店堂。老翁看到这孩子的一举一动,急忙拉住他和气地问道: “小哥,你怎么只盛这点点油啊?” “我只拿出五个铜钱,所以只能盛这些。”小孩回答说。 老翁...
872
北仑填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北仑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传,从前金塘港有两条蛇妖,一雌一雄。只因作孽太多,终不能跳过龙门成神,索性横下一条心,变本加厉,残害黎民。金塘港畔的乡亲深受其害,苦比黄连。人们恨透了蛇妖,希望有个勇士来收服它,好过安居乐业的日子。 却说太白山麓一个小山岙里有一个年轻后生...
873
戚继光大破倭寇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北仑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戚家山街道有座山,叫戚家山,古时候称为七家山,传说山脚下原来住着七户人家,所以这座山就叫七家山了。但是后来为啥把“七家山”改作“戚家山”了呢?这里面有一个戚继光大破倭寇的故事。 明朝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闹倭寇。倭寇登陆后,抢劫财物,奸淫...
874
虎头岭和龙角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北仑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北仑新路岙附近,景色清秀,一条山路随着峭壁蜿蜒,这里就叫虎头岭。虎头岭右面是条日夜流淌的小溪;隔溪有座小山,山坡上盖满了郁郁葱葱的绿树,在乱石峥嵘的山顶上,矗立着一块拔地而起的天然石柱,形如龙角,叫做龙角山。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位做...
875
三山金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北仑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古时,三面靠山一面靠海的三山被人称为金岙。 金岙中住着一户姓金的农家,有五个兄弟,勤劳节俭。祖上传给五兄弟除一些山地外,还有五块果树地。这五块果树林,分别栽种着甜果树、酸梅树、苦梨树、辣桃树和麻蕉树,五块树林数甜果林独好。 一年秋收后,五兄...
876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主食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主食以大米为主,一日三餐。有的渔民、农户在青黄不接时掺食番薯(干)、麦,逢灾歉收则改米饭为粥。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由于梅山岛属缺粮地区,故曾有掺食瓜菜杂粮经历。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早餐除了汤饭,还有牛奶、麦乳精、面包、面条...
877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点心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岛上中、晚餐间加食,称“吃点心”。待客、请工匠和农忙季节常吃点心。米食点心有年糕、麻糍、汤果、汤团、粽子、金团、米馒头、灰汁团、水拖糕等。”和麦食有大饼、油条、包子、面条等。其中“大饼“油条”旧时称“咸光饼“油”和”。炸桧“咸光饼”中间有孔...
878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两夹饭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旧时能每天吃饱大米饭的人家较少,多以番薯干为主食之一,有客来家时,锅内煮饭分两夹,一边放大米,一边放入番薯干。吃饭时,把大米饭盛给客人吃,番干饭则由主人白食。20世纪70年代后,因连续粮食丰收,此俗已不复存在。
879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煨粥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旧时,农家为节省柴火,习惯将灶内烧剩的柴火埋入掺有木屑或砻糠的火缸中,把大米或番薯干加水置于陶罐内,利用火缸柴火余热煨粥,翌日当早餐。此粥味甘质稠,民间多喜食。燃气、电子灶普及后,此俗已废。
880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搭浆板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此为做酒酿在当地的俗称。酒酿是岛内农家的传统美食,原料以优质糯米为主。糯米数量因需而定,浸水数小时后,淘净,置于锅中煮熟后,把晶莹发亮的糯米饭盛入一只白篮(竹盛器)内,待米饭稍冷却,再加入预先准备好的白药(包含面粉、酵母曲等用料)徐徐搅拌均...
881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年糕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所谓年糕,含有“年年高”的心意彩头。旧时岛内农户几乎每家过年都做年糕,自制自食,也有少数农户将部分年糕作商品出售。年糕以优质粳米为原料,浸水软化后碾磨,沥干水分后,碾成粉末状上蒸。将蒸熟的粳米粉放在石臼中搡熟,用木圆棍捶打成片状,切成块,俗...
882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米馒头、水拖糕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原料为半粳半糯的水磨湿米粉,用自酿浆板作发酵源,拌和白糖水。米馒头用小勺子浇料,用蒸笼蒸熟,蒸熟后成扁圆形。水拖糕用勺子拖浇在蒸笼盒上,为扁平形,用刀切成长方形或梯形。逢年过节,农家均以此当点心招待客人,现为日常特色点心。俗话有:“馋痨哑麻...
883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汤团、汤果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每年除夕、春节和元宵、中秋佳节,宁波当地流行吃汤团或汤果,这也是梅山民众的传统食俗。汤团用糯米粉做成,圆形,内嵌猪油、芝麻、白糖或其他馅子。汤果是把湿糯米粉搓成细长条,然后用手摘成一段一段的小圆柱状,放入水中烹煮。若加上浆板、白糖,叫浆板汤...
884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灰汁团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早稻收割后,用新米磨成粉,再用新早稻草灰加水,沥出含有碱成分的汁水与米粉混合拌和,加少许黄糖,捏成圆团,蒸熟,稍冷却后即可食。灰汁团色淡黄,甜而带有新米香,别具风味,成为岛内农家传统时令食品。
885
北仑区梅山岛饮食习俗炒毛麸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炒毛麸香甜可口,是当地旧时传统美食。其制作工艺虽不是很复杂,却显得有些烦琐。先将早稻米淘洗后用井水浸泡数小时,然后将米捞起放在阴凉通风处摊晾。待米粒缩水变干,再用土灶锅翻炒。等炒到白中泛黄透出香气时,用竹制饭箕盛起来,加入炒熟的芝麻、黄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