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669 条
2022年
588 条
2023年
81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669 条
专题知识
64条
交通
1条
传说、奇闻
12条
其他
46条
动物
107条
区域
1条
医疗
5条
土地资源
7条
基础设施
2条
工业产品
46条
数据统计
2条
景区
1条
植物
106条
民俗
138条
民俗文化
1条
气候、水文
33条
水果
6条
渔业资源
1条
物产
4条
疾病
30条
粮食
9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17条
艺术
17条
茶
1条
蔬菜
12条
颗粒列表
共 669 条
33
/
4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81
横河镇时尚婚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新中国成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男女婚姻自由,婚礼从简,吃些糖果,或办酒数席,家人亲友欢聚庆贺。迎娶不用轿,有的以船代之,亦有步行的。70年代以后,偶有旅行结婚,迎娶婚礼亦较简单,但是聘金彩礼、女家妆奁日见增多丰厚。80年代,随...
482
横河镇生育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横河境内旧俗视传宗接代为头等大事,故生育习俗中重男轻女严重。
483
横河镇避鱼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妇女婚后怀孕“有喜”,称“避鱼”,境内“鱼”字读音“衡”,谓鱼有腥气,孕妇闻之呕吐,故要避之,实为妊娠反应。娘家得悉女儿怀孕,送肉、鸡、果品及孕妇想吃食物,公婆、丈夫更是关怀备至,谓不然生出孩子会“馋唠”(贪吃),俗称“掩耳朵”。
484
横河镇催生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临产月份,娘家送“催生担”,有婴儿穿的黄棉袄、黄夹袄、黄布衫、涎兜、大衲、横衲、夹衲、单衣、毛线衫、斜襟衫(不缝下襟、露毛边),黄色衣裳寓皇子皇孙(旺子旺孙)。食品有鸡蛋、长面、红糖、枣子、花生、桂圆等。旧时还以产妇动态卜生期,送催生担者见...
485
横河镇孕妇禁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旧时禁忌甚多,忌坐门槛,坐了会招致难产;忌看别人砌灶,否则小孩生下会缺唇;忌食生姜,食后生下小孩要叉指头;忌看蛇,否则生下小孩要伸舌头;忌拿吊着的饭篮,否则胎儿将会脱落;尤忌跌跤,谓跌一跤,胎儿脐带要在头上缠上一圈,缠多了胎儿会缠死。
486
横河镇分娩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产妇做产称“做生姆”,多在原来卧室,亦有另设于空屋杂间。旧日时称产房为“红房”,男子不可入。产桶叫“高脚桶”,又称“子孙桶”,为上下两层。接生婆称“守生婆”,守生婆进门先拜“灶君”,祈生育顺利。未推行新法接生前,产妇临产,多由阿婶抱住,守生...
487
头口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谚语“头口奶要吃好”。婴儿吃头口奶,亦称“开口奶”。旧俗不吃母奶,向邻近年轻健康的喂奶妇女去讨,而且男婴须吸女婴的母奶,反之亦然。在喂头口奶前,一般先喂一口黄连汤,谓先苦后甜。讲究者将肉、鱼、酒、糖、状元糕分别制成汤,各置小盅内,用手指蘸涂...
488
横河镇解魇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婴儿出生七天内,家人在产房内用米筛搁在床前方凳上做“解魇”,点燃烛,供花生、豆腐、素鸡、豆芽等素食,并用12只酒盅满盛糯米饭,饭上各放一小块黄糖,祈婴儿日长夜大,亦称“还落地福”。祀毕,将糖盖糯米饭给邻居孩子分食,以祈婴儿长大和孩子们和睦,...
489
横河镇满月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婴儿出生满一月,外婆家送来“满月担”,有肉、鱼、鸡等食物及老虎头帽、鞋、抱裙、披风,还有含意“长命百岁”的银锁片、银项圈等饰物。亲戚家亦有赠面、糖等礼品。请福寿双全老太太抱着婴儿剃满月头。办满月酒,宴请亲友。宴毕,产妇抱着婴儿向亲友致谢。满...
490
横河镇周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婴儿出生满一周岁,外婆家须备礼往贺。是日,为测婴儿志趣性格,多以木盘盛笔墨纸砚、珍宝玩物、尺剪针线、胭脂花粉等,任由婴儿抓取,谓可卜其未来志向,曰“试晬”,俗称“抓周”。
491
横河镇取名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乳名,称小名,幼年在家呼唤,成人后多不再用。 学名,即大名,俗称“书名”。系儿童入学时由长辈或启蒙老师所取,多含寓意。形式有单名、双名之分,取意则涉及甚广。 常用名,以性别取名。男性者,其名多阳刚之气;女性者,其名多窈窕之态。 以五行取名。...
492
横河镇寿庆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寿诞庆贺有“做生日”与“做寿”之分。境俗凡四十岁以下者,庆贺其生日,均曰“做生日”,四十岁以上逢十才称“做寿”。谚曰“十岁外婆家,廿岁丈姆(母)家;三十勿做,四十要叉;五十大庆,七十大做。”故十岁、二十岁生日,应分别由外婆家、丈姆(母)家操...
493
横河镇过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据镇域有关家谱记载,宋代以来宗族内盛行过继之风,一般无男儿的家庭,为延续香火向多子兄弟或堂兄弟过继一子。
494
横河镇交往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民间往来彼此尚礼。相逢于途,互问近好;婚丧大事,相庆相吊;左邻右舍,相助相望。客来敬烟待茶,客去馈赠物品。途遇挑担者,主动让路,称“轻担让重担”。妇女过桥,逢桥下有船通过,必自动停步。即便相争动武,也恪守“一勿打黄胖,二勿打和尚,三勿打孤孀...
495
横河镇做寿域(坟)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
类型:
民俗
旧时,富家老年人多择地筑寿域,域内上横头正中放盖有红布的“符砖”、香烛台、铜钱(意当代皇上)、油瓶(称“寿油”)、经佛等。墓碑之字涂以红漆,以示空穴,日后进柩涂黑漆。做寿域须择双日,本人不可在场。做寿域程序为:一看风水,二择日,三破土,四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