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249 条
2022年
124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249 条
传说、奇闻
18条
其他
505条
动物
22条
土地资源
115条
工业产品
122条
植物
11条
民俗
87条
气候、水文
24条
水果
1条
玄学宗教
37条
疾病
56条
矿产
15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18条
美食
31条
艺术
48条
药物
1条
蔬菜
137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1249 条
34
/
8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96
《长春市工业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
类型:
其他
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局于1987年完成。吉林省环境保护局1987年7月组织鉴定,认为该项成果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可行,基础工作扎实、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提出的对策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达到...
497
《第二松花江水资源保护规划研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
类型:
其他
主要研究单位是松辽水资源保护局、协作单位有吉林省环境保护局、长春市环境保护局、吉林市环境保护局、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于1987年11月组织鉴定,认为该成果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居领先地位,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色,在...
498
《生态农业建设与研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
类型:
其他
该课题由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榆树县有关部门参加,在榆树县大岗乡兴国村建立实验基地。搞了玉米、小麦间作与精种玉米、小麦的对比实验。米麦间作,一改过去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实验结果,玉米单产增加了11.2~14.9%,小麦...
499
长春市原始居民住屋地窨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其他
此为一种来自古代原始居民冬季取暖的穴居遗迹,是一种半地下、半地上的简易土房。《后汉书》卷一百五十载:“挹娄,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长春地区虽较之古挹娄地(今黑龙江省)略偏西南,寒侵稍差,然古时亦必穴居方...
500
长春市原始居民住屋地戗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其他
地戗子(即窝棚)是较地窨子略为进化的地上原始建筑,用一横木,两头各支人字架,上敷以树枝、草束、皮张之类遮避风雨。极矮,高度仅及人体。近代在长白山的采参人中尚留有此种简易窝棚,俗名“地戗子”。
501
长春市原始居民住屋马架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其他
马架子是一种比窝棚略坚固的简易房屋。用土坯及木檩子搭起,四面有土墙。目前这两种简易住房,除看庄稼时暂住外,均已淘汰。
502
长春市农村乡镇房舍草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其他
草房是“上栋下宇”式的起脊住房,联木为栅,外敷泥为墙,或叠土为墙。房顶敷木板,上苫谷草或稻草。屋矮、窗小,屋门东南向。《吉林通志》引《扈从东巡日录》所记吉林乌拉住室与长春地区相同,“其俗联木为栅,上覆以板,复加以草,墙壁亦以木为之,污泥其上...
503
长春市农村乡镇房舍平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其他
平房是与起脊房屋相对而言。由木柱脚、梁、檩、椽等构成木结构房架。房顶不苫草,四壁多为土坯垒成,解放后多用砖砌。用苇子或秫秸编房棚(读báo)苫房顶,上抹泥或石灰。为便于流淌雨水,前后房檐略低。每一、两年抹一次,所抹之泥土必为碱土(掺盐)。俗...
504
长春市农村乡镇房舍瓦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其他
瓦房的墙壁是用砖垒成的,是起脊式正规而古老的建筑。顶部亦有梁、檩、椽。房脊用阴阳瓦覆盖,坚固耐用,又不漏雨,亦不必像草房那样勤苫,像平房那样苦于抹泥。“九•一八”后沦陷时期,长春盖些“人字架”大盖洋瓦的新瓦房,即吸取老式瓦房起脊的优点,较为...
505
长春市近代城市住宅楼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其他
楼房为近代城市新式建筑(过去虽有旧式二层楼建筑,但为数极少),为砖瓦钢筋水泥结构,有水暖及电气设备。长春这种新式建筑起自1907年俄国人修中东铁路时。今长春车站铁路北最高的一栋旧式楼房即其遗址。其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长春成为伪满“国都”...
506
长春市特殊风味粘豆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美食
粘豆包(亦称粘面饽饽或粘饽饽)是满族传统主食,如今全东北普遍食用,尤为长春汉族所喜爱。其制作方法为:用黄米(黍子)磨成面,民间常先淘米,湿磨成浆,澄干做面团。再用赤小豆煮烂捣成糊状,加适量白糖做馅,外裹黄米面,做成粘饽饽,蒸食或烙黄面饼子,...
507
长春市特殊风味“驴打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美食
与粘豆包相近的有一种近于点心的黄米面食品叫“驴打滚”,即“豆面卷子”。也是满族创制为各族喜食的黄米面食法。其做法是将黄米面蒸熟,或先将黄米煮熟,捣碎,晾凉,揪成小面剂子,外面滚上一层炒熟的黄豆面,呈小馒头状,相当于南方用江米做的粘食品。也有...
508
长春市特殊风味饺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美食
饺子是各民族共同喜食的面食品,用白面先做成圆型剂子,再用擀面杖擀成茶碗口大小的薄皮,然后包上肉和菜作的馅(长春一般用韭菜、芹菜、白菜和酸菜作馅)。煮食或蒸食均可。其面香与肉菜之香味混合,香醇味美,是春节必食、平日喜食、方便适口的面食。富裕人...
509
长春市特殊风味腊八粥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美食
各族普遍的节日食品还有腊八粥,即阴历腊月初八食用的一种杂粮粥食。相传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佛祖成道日,常有女信徒奉他这种粥食,使他延长寿命,后来成道。东北民间传说则是警戒一对懒夫妻的。粥用各种米,主要是江米、黄米、玉米、高粱米等合煮,用...
510
长春市特殊风味面条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美食
面条虽为北方普通食品,却有特殊民俗意义。常言道,“上车饺子下车面”,是接待远道而来客人的方便面食。旅人昼夜兼程,又饥又渴,下车后吃碗有汤有面的热汤面条,制作既方便,用来也适口实惠。故长春有此俗谚。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吃碗宽心面、长寿面,图个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