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交通设施
1条
人口
26条
人员情况
7条
人造景区
2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地理、地貌
16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植物病害
6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神话、宗教
11条
科举礼仪
1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50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736
长牡蛎遗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长牡蛎俗称千层蛤,又称蠔,大者一尺多,互相粘结成块,坚硬如石,故称牡蛎礁。这种动物多生活于浅海与河口地带。现发现牡蛎堆积,一般距地表4至6米,以七里海区域为多。其中以蠔口、北淮淀、东棘坨、姜庄子、裴庄等地最丰富,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据中国科...
21737
鳁鲸骨遗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宁河境内集中出土两处,一是东北部蓟运河下游沿线大辛庄;另一处是与天津之间的狭长洼地,乐善庄出土一具,体型巨大,全长12米,下颚骨长达2.5米,据碳14测定,海生动物遗骸年代,多在距今5000至6000年之间。
21738
岭地遗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高出地面1至7米,并成堤状,亦为贝壳堆积遗迹,有6道:东大岭,由潘庄至岭头一线,全长27公里左右,为较高较长的岭地;北大岭,由潘庄至小海北一线,全长10公里;拉口岭,由西塘坨,经赵温庄,向西南延伸,长20公里;南大岭,由淮淀至赤土,在境内长...
21739
麋鹿(亦称四不象)遗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麋鹿,又称泽兽,生长在沼泽、洼淀、河海交接地带,以芦苇、香蒲和其他耐盐性植物为食。麋鹿角在本县境内中南部均有发现。如板桥镇板桥村、赵学村,大北涧沽镇中兴沽村,潘庄镇大龙湾村,东棘坨镇东棘坨村,其石化经鉴定为亚化石。
21740
任凤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曾口河南岸、北移民村北,人口880户、3330人,从业人员1701人。清雍正元年(1723),山东、河北两省曹、孟、魏3姓来此建村。村北有一条埝埂形状似龙,村中一土台形状似凤,故村庄取名“龙凤庄”。咸丰初年,为求避讳,加之村庄建筑似“人...
21741
大八亩坨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邻齐家埠村,南邻小八亩坨村,人口1582户、6780人,从业人员2683人,为本镇第一大村。清顺治年间,南皮县兴集牙庄张恒、张丰兄弟来此建村,定居于面积8亩的高坨上,后来人口逐渐增多,取名大八亩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建有封建迷信组织九宫道...
21742
小八亩坨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大八亩坨村南,人口720户、2850人,从业人员1353人。清康熙年间,兴家坨村马姓、董庄村赵姓来此建村于高坨上,因村北有大八亩坨,故名小八亩坨。1948年12月14日,宁河县全境解放当天,在该村村北、与大八亩坨村之间,东北野战军与溃退...
21743
齐家埠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大八亩坨村北,人口415户、1650人,从业人员612人。清嘉庆年间,宁河县小海北、于辛庄7户人家来此定居成庄,取名“七家福”,道光二年(1822)更名“齐家埠”。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地下干部为该村取化名“思贤”。
21744
兴隆淀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杨虎子河东侧,南邻东移民村,人口400户、1470人,从业人员660人。建国后发展西瓜种植,味道极佳,县内外知名。清道光七年(1827),王、冯、董、刘4姓来此建村,因村位于任凤庄南部,故名“南铺”,后改名马小鬼房子。宣统年间,取村民王...
21745
东移民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杨虎子河东侧,北邻兴隆淀村,人口186户、688人,从业人员327人。1942年,日本垦业股份公司强征逃荒难民在此开荒种地,后成庄,名移民村。因位于杨虎子河东,更为今名。
21746
北移民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杨虎子河西侧、任凤村南,人口101户、312人,从业人员166人。1942年,日本垦业股份公司强征逃荒难民在此开荒种地,后成庄,名移民村。因居东移民村北,更为今名。
21747
李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临津芦公路,南邻兰台村,人口430户、1600人,从业人员769人。清乾隆年间,山东李姓来此定居成庄,因居蓟运河西高台,取名李台。早年,靠蓟运河上摆渡往来。2006年在村北建津芦公路蓟运河南涧沽大桥(长350米,宽18米),方便了交通出行...
21748
薄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与兰台村、南与郝台村相邻,人口530户、1990人,从业人员1224人。清乾隆年间,山东柳阳县薄达通来此建村,因居住地势较高,故名薄台。1946年8月,国民党军和还乡团曾夜袭宁河县第五区区公所(区公所驻该村),区长李健等7位区干部、村民骨...
21749
兰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与李台村、南与薄台村相邻,人口301户、1120人,从业人员627人。清乾隆年间,山东省兰姓来此定居成庄。因村居高台,取名兰台。1983~2001年为原南涧沽乡政府驻地。
21750
郝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南与冯台村、北与薄台村相邻,人口289户、1073人,从业人员717人。清乾隆年间建村,因村中李姓所开土地被别姓人占有,而李姓让步认可,人送李外号“好人”,该村取名“郝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