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人口
26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37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54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吹灯拔蜡 比喻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 掰了 指双方断绝关系 各色 做事不合乎常理和人情 拍老腔 凭年纪大而说话压人 豁楞 搅和,指对事物起破坏作用 肉埋饭里 做好事不露头 事儿妈 闲事太多的人 半疯儿 不安分的女人 酸脸子 禁不起开玩笑,凡事当...
2154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瞎目糊眼 形容视力不佳的样子 摺子了 做事遇上了麻烦 落套了 累垮了 靠勺 工作认真踏实 黄了 事情没办成功,失败了 吊儿郎当 做事一点也不负责任 糟尽 做事故意破坏的行为 胡打海摔 做工作任性胡为 打旗儿的 工作中起陪衬作用的人 跑龙套的...
2154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老鼻子了 形容东西非常多 海了 太多了 勃了盖儿 膝盖 胳肢窝 腋 坐月子 分娩 咂咂儿 乳房 扎扎儿 幼儿初学走路 刺挠 痒 草包 没本事的人 改人 作贱人 秃天寡地 家贫没摆设 走基 物体移位走样 贼星 流星 洋火 火柴 电把儿 手电筒...
2154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万缘事”,俗称(籐牌)是演大将牛皋大战杨么的武打场面。此会旌旗招展,两个阵营在锣鼓声中对打。一方是大将牛皋身穿黑色四旗大靠手持长枪,率领兵将手持各色兵器;另一方是胡将杨么身穿白色大靠统领兵将手持各色兵器。双方列好阵营在锣鼓声中兵对兵,将对...
2154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庆英事”,俗称“莲花湖”是写三侠剑中的胜英收复台湾故事。胜英身着米色大靠带领兵将围剿和攻打台湾。胡将及各兵卒身着胡装软甲,头插雁鸡翎,双方列阵,穿梭对打和单兵对打相结合,多方展示队形,在旌旗和锣鼓映衬下也很壮观。
21546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少练会”,此会在旌旗的陪衬下以散打为主,演员身着各色水衣、打衣,手持刀枪剑戟斧钺钩釵鞭棍等兵器,有单打双打,独个表演等展示自己武术门类的各种技巧。
21547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塞上歌”,是以“昭君出塞”为故事内容。此会是前方行走八个宫娥,手持精制彩灯。引领一个扎置非常华贵漂亮的銮舆,内坐昭君娘娘,由车夫推着,在伴唱者和文场民乐队簇拥下边走边唱,用昆曲演唱抒发别离之情。
21548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碌碡会”,道具是布和长杆制成轧苇席的石碌碡,由一个中年妇女带领一双儿女手推碌碡艰苦劳动的景象。在民乐队簇拥下以唱为主,唱腔凄凉宛转,唤起观众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21549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文明歌”,此会是写西厢记中莺莺小姐送别张生进京赶考一折。两顶装饰华贵的彩轿中分别坐着莺莺和张生,两旁由众多丫环和书童陪衬,走走停停,用昆曲演唱,民乐伴奏。
21550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太平华”,此会为白蛇传中游西湖和水漫金山两折戏组成。道具新颖别致,两条彩船装饰华贵。一船中坐许仙和五道子;一船坐青蛇和白蛇。演唱时两船并在一起在民乐队簇拥下用昆曲表述许仙和白蛇爱慕之情。八大怪由人装扮成鱼、蚌、虾、蟹、蛙、龟等形,表演时八...
2155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征西歌”,又称扫边关。内容是薛平贵赴西凉平叛的故事。其形式是在身着箭衣马褂手挎腰刀的四名护兵的引领下的薛平贵。身穿软靠,手持马鞭,腰挎宝剑,边走边舞。后面是车夫推着小车,王宝钏坐在小车内,在民乐队簇拥当中用昆曲边走边唱。
2155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奇缘事”,是写僧家弟子和一大家闺秀的爱情故事。此会在民国时期就已停演,其表演形现无法考证。
2155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万善事”,俗称“中幡”,此会道具是用十米多高大竹杆,上挂绒布大挑,挑上写“南无南海圣母保幡”。布挑上端大小三层伞盖,两边各挂大铜铃十五个由一壮汉双手举舞,上下左右翻飞,顶、牙、肩肘交替进行,有时两幡同舞更是叫绝。架鼓伴奏非常壮观。
2155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石锁会”,在旌旗映衬下,鼓乐声中,八名壮汉身穿彩衣,头扎彩巾,手持石锁有扔有接,五十多斤重的石锁有如篮球上下翻飞,既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
2155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耍罈会”,旌旗招展,鼓乐声中,用一大瓷罈,由六至八人绕成一周,由一人把罈子扔到空中,另一人用头顶住,也有脖颈、肩肘和腰胯接住。主要玩的是惊险和技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