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人口
26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30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436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麋鹿角,在境内各地分布很广,如大龙湾、大北涧沽、赵学庄、东棘坨、田庄坨、小海北、张广庄、大从庄、双庄等地都有发现,实物也呈半化石状态。
21437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麋鹿,又名“四不象”,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全身灰褐色。因为它栖居于平原,又无伤人的能力,据文献记载,至商、周时代,麋鹿已经很普遍的成为人类捕捉的猎物。
21438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扫尘:就是打扫房我县城镇乡村住户,在腊月下旬前后,拣个晴朗天气,实行打扫房,把室内外打扫干净,清洗家俱,擦玻璃,糊窗户,来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过春节。
21439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挂年画:它是随着春节来临送旧迎新,渲染节日气氛的一种活动。最初是由除秽避恶产生的。绘二神像贴在门左右,左神荼,右郁垒;相传他们是两弟兄能除恶鬼。古时人贴他俩画像以求除祸降福。后来逐步演化成套色木板年画;到了明末清初,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
21440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贴春联:春联又名对联。最早是由消除灾害,祈求吉祥的“桃符”演变而来的。古时人们用两块桃木削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条,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挂在门前避邪。到了五代后蜀孟旭自拟一付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腊月二十...
2144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贴窗花:(剪纸)过去我县家家户户在打扫房以后在洁白崭新的窗户纸上(那时玻璃窗户很少)贴上红绿相配的窗花。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2144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粘长钱:“长钱”是我县丰台镇大多数妇女精巧的手工艺术产品。入腊月以后,她们精雕细剪,花样百出,各种图案,层出不穷。我县各户一到春节,把长钱粘在门楣上或窗楣上。随风飘荡。
2144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放鞭炮:春节燃放鞭炮是我国古老民间习俗。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除夕之夜,我县不管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僻的乡村,鞭炮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
2144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守岁:年三十晚上人民习惯上称为除夕。是旧岁到此夕而除迎接新岁之意。我县城镇乡村家家户户,在年三十这天都把庭院门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家老少共饮年酒。入夜,青年男女儿童换穿新衣鞋帽,妇女们抹粉涂脂,靓妆齐整,一家老少围坐一起守岁。我县民间守岁的...
2144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包饺子:除夕之夜家家妇女边守岁边包饺子。除夕子时一到,听到新年的钟声,新年到了。屋外燃放鞭炮,屋内开始煮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寓意万事吉利,辞旧迎新。
21446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拜年:春节拜年是我县民间传统习俗。除夕之夜,一交子时,新年开始,吃完饺子后,晚辈先给长辈拜年,平辈相互拜年道喜,长辈给孩子们押岁钱。正月初一开始到戚朋友家贺年。早晨走出家门遇着邻里亲友,见面彼此作揖。辛亥后鞠躬,解放后行握手礼。这拜年的习俗...
21447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立春: 立春是24个节气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二月四日前后立春。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又要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县大部分农户在这天有喝春酒、吃春饼(是炒好罗卜丝,绿豆芽卷饼)咬春(是在这天吃生罗卜)等习俗。
21448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元宵节: 古时正月叫元月,夜叫宵,所以把农历正月十五日叫元宵节。元宵节又名“灯节”。元宵节之夜,过去我县城镇乡村,大街小巷,都有张灯结采的习俗。如宁河(现宁河镇)芦台、丰台、潘庄等乡镇,大都由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悬灯结采三天各种花会上街表演。...
21449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过去我县乡村农业户,在这天“黎明即起”,在自己的院子里,或堂屋地上打谷场上,用白粉子划上大小不等的园圈,粮食囤形状。中间放些五谷杂粮,写“粮食满囤”四字。
21450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年九节: 元宵节刚刚过去,人们余兴尚浓,沿袭古老“社火”的遗风,又迎来了当地民间节日,“年九节”。过去我县民间各乡镇组织的“火会”(那时没有消防队)在农历正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三天向所谓“火神”献祭。各住户,商号和灯节一样悬灯结采三昼...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