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人口
26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25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36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北大岭汉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芦台镇西25公里,俵口乡洛里坨村东1.5公里处,时代为汉代,面积为3000平方米,遗址在该处岭地上。1964年发现,文化层深度为2米左右,暴露遗物有夹砂红陶、瓮、缸、釜、夹砂灰陶瓮残片及绳纹瓦等。为居住遗址和墓...
2136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桃园岭汉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芦台镇西27公里,俵口乡俵村南口800米,时代为西汉。1964年发现,面积为8000平方米,文化层深0.4至0.5米,暴露遗物有绳纹夹砂红陶釜、盆、泥质灰陶盆、甑和夹灰陶瓮等残片,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2136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王家碓元代——明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宁河镇林庄村东南650米处。1971年发现,在林节遗址旁,面积4900平方米。年代为元代和明代。1977年发现时,文化层深度为0.5米,暴露遗物有:磁州窑采磁片、青花瓷片、素面陶片等。为居住遗址或窑藏。
2136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后七里海北岸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宁河县后七里海北岸,由潘庄至桐城一带,有一条高出地面的长堤,群众称为海档。遗址有:老安甸村的八里堂,大海北村的西城顶子,张庄村的东城顶子,杨庄的张码头,躲军店的窑台子、小海北的桃园,桐城的城尔坨等七处均为...
2136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前七里海北岸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 在前七里海北岸也有一条长堤,由潘庄镇小南村至岭头一带。遗址有:西塘坨村遗址、双坨遗址,东塘坨村墓群,俵口村桃园岑的老坟地、东大水坑、杨家岑遗址,洛里坨的北大岑遗址,岭头村的岭头遗址等共8处,均为战国至汉代...
2136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流脑自1953年在本县呈散发状态。1966年曾流行全县,发病321例,死亡42例,发病率112.13/10万,病死率为13.08%。1975年又发生较大流行,全县发病522例,死亡14例,发病率184.31/10万,死亡率2.7%。疫区主要...
2136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宁河县常见传染病。解放初期发病及死亡率占多种传染病的首位。1953年,三区西棘坨村麻疹流行,发病90余例,马鞍村发病44例,死亡6例。1963年,全县麻疹流行,共发现患者2545例,死亡17例。其中以芦台、董庄、岳龙3个公社发病最多,发病分...
2136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白喉。新中国建立后,白喉在宁河县呈散发状态,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流行。1963年,个别村队发生流行,自11月5日至11月25日,芦台农场岭头村发生白喉17例,死亡4例。该村发病人数占全县发病总数的81%。11月20日,县卫生科由防疫站、县医院、...
2136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新中国建立后,乙脑发病呈散发状态,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1951年,全县乙脑发病6例,发病率为3.24/10万,死亡4例,病死率为67%。1957年,全县乙脑发病7例,死亡1例。1966年,疫情回升,乙脑发病达134例,发病率46.8/10万...
2137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1971年至1985年宁河县先后共发生狂犬病6例,均死亡。1971年,宁河县造甲公社大王台村发现第一例被狂犬咬伤致死的患者。1.981年,全县发生狂犬病4例均死亡。1984年9月,岳龙乡褚庄村一名12岁小学生,被狂犬咬伤,9个月后发病,病后...
2137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新中国建立后脊髓灰质炎有3次小流行,发病总数为84例,占新中国建立后此病发生总数的46.7%。1965年,宁河县出现第一次小流行,全年发病35例,发病率为12.54/10万,死亡1例,死亡率为2.9%。是新中国建立后,年发病最高的一年。19...
2137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0年,全县发生百日咳患者26例,无死亡病例。1955年,发生百日咳患者838例,死亡5例。1959年,全县发生百日咳1848例,发病率高达987.42/10万,死亡5例,病死率为0.27%。是新中国建立后百日咳发病人数最高的一年。19...
2137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1年,全年菌痢发病987例,发病率562.54/10万,死亡41例。1953年,全县发病2146例,死亡23例。1976年7月28日地震后,饮水机井遭到严重破坏,部分群众饮用不洁的河、塘、坑水,使菌痢病人急剧增加,全县发病8702例,...
2137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新中国建立后,伤寒在宁河县出现三次小流行,三次流行发病总例数为1138例,占解放后伤寒发病总数的48%。1960年,伤寒在宁河县出现第一次流行,发病529例,发病率277.02/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1.9%。1974年,全县发病31...
2137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医疗
新中国建立后,肝炎在宁河县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流行。进入80年代,宁河县采取了对急性肝炎患者实行免费住院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注射丙种球蛋白,并对疫点疫区,严格消毒处理。但肝炎发病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