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人口
26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20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28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猪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县内早有发生。70年代是发病高潮时期,原因是外购猪只带入病毒,传染流行。1975年沙窝23头猪发病死亡,后疫情扩大到董庄、板桥、造甲等11个公社,死亡猪只千余头。后每年春、秋两季,防疫注射,免疫密度在9...
2128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猪丹毒:此病早有发生。1974年发病较为严重。丰台、潘庄、造甲公社就有750头发病,其中死亡136头,占疫区养猪数70%。1977年至1978年,全县发病317头,其中死亡193头。十几年来抓了防疫注射,该病已得到控制。
2128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口蹄疫(代号五号病):该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发病快,传播迅速。1977年至1978年,全县只有12个大队零星发生。1979年此病蔓延,传染到全县8个乡25个大队,发病畜2000多头,死26头。至1980年疫情扩大全县20个乡,113个大队...
2128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鸡新城疫(鸡瘟):雏鸡、大鸡都有发生,70年代后期较为严重,1977年发病鸡只达164万只,死亡1.39万只。到80年代疫情下降,1982年鸡瘟死亡鸡只520只。80年代中期由于狠抓了防疫,疫情得到控制。
2129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禽霍乱:呈区域性流行,每年的八月发生较多。原病早有发生,70至80年代大量流行,传染快,死亡率高。1982年全县调查结果:鸡的死亡率在35%左右,鸭、鹅死亡率在43%左右。目前该病仍然危害着县内家禽的发展。
2129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59年12月,由河北省主持开挖小薄庄至大尹庄津唐运河工程,于1960年4月竣工。1972年,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主持蓟运河阎庄闸以下的复堤工程。1973年10月,由天津市根治海河指挥部主持蓟运河复堤工程,至11月5日竣工。由蓟县、武清、...
2129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51年由宁河县春季施工委员会和建设科主持还乡河、蓟运河、金钟河复堤工程,长63.5公里,完成土方74.3万立方米。1952年由县春工委员会并建设科主持还乡河复堤工程,完成土方83960立方米。1973年由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主持北起九丈...
2129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潮白河原为北运河上源,由潮河、白河两个支流组成,于密云县城南汇流,称潮白河。1921年潮白河在顺义县李家镇决口,夺流箭杆河故道入蓟运河以后,经常造成水患。1935年修建苏庄闸,部分洪水分入北运河。1939年苏庄闸被冲毁,洪水仍向东南窜入蓟运...
2129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新河原名为防洪河,亦称丰宁边界河,群众惯称小新河。于1939年由丰润县出工开挖。因1954年为排丰润县洪沥水,由蓟滦河务局主持,宁河、丰润二县出工,于西魏甸村西南至崔成庄村北,开挖小新河一道,汇流蓟运河。1965年3月5日,由丰润、宁河二县...
2129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62年由县农村水利局主持实施西关引河清淤工程,计划土方39万立方米,实完成0.6万立方米(因张老坝决口停工),出工3500人。1968年由县主持实施西关引河及蓟运河复堤工程。出工1000人,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1970年,由县海河指挥...
2129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72年由县海河指挥部并水利局主持实施青龙湾引河清淤工程。是年3月动工,春秋两季共出工1.2万人,清淤长度7500米,完成土方65.53万立方米。
2129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蓟运河兴建防潮闸前为潮汐河道。潮汐规律:昼夜涨潮两次,每潮时间平均为12小时,即:“涨五、落六、平一”。高潮水位一般在2.6-2.8米,低潮一般在0.5—1.0米左右,高低潮升落差平均为1.7米左右。新中国建立后至1966年,枯水期,蓟运河...
2129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66年经河北省天津地区批准,9月24日成立天津地区蓟运河防潮闸指挥部。参加施工的宁河、宝坻、汉沽、清河,分设施工指挥部(4地区总出工1.3万人),于10月12日开工,宁河总出工4500人。宁河县主要承担基槽开挖、引河开挖和拦河坝工程。全...
2129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72年还乡河行洪道扩建,从而加重了蓟运河行洪负担。为加大宣泄洪水入海能力和防咸蓄淡,于1973年,蓟运河新防潮闸兴建动工,翌年竣工。该闸位于北塘金溪河对岸蓟运河口,由天津市水利局设计处设计,市政工程局施工,设计流量1500秒立方米,共1...
2130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潮白新河原为潮汐河道,沿河两岸地面高程均在高潮位以下,潮水上涨则两岸滩地被淹,土地碱化。加之清河农场及于家岭村附近搭坝防咸蓄淡多年,致使坝下游河道淤积严重。为满足泄洪、排沥,挡咸蓄淡,以利排灌之目的,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1970年5月编制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