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182 条
2023年
11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82 条
专题知识
264条
交通
15条
区域
85条
医疗
28条
基础设施
51条
姓氏
11条
数据统计
93条
景区
175条
民俗文化
435条
物产
25条
颗粒列表
共 1182 条
60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886
西孙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潮白新河西侧,南邻纪庄子村,人口229户、661人,从业人员258人。明永乐初年,山东孙姓来此落户,名孙家庄,俗称孙庄子。因县内村有重名,1984年更为今名。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左右,日军在村东500米村民张连群家族墓地处,把抓来的...
887
西杨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东邻老安淀村,北邻孙庄子村,人口220户、603人,从业人员236人。明永乐元年(1403),山东肖、杨二姓来此落户,名肖杨庄。后肖姓外迁,改名杨家庄,俗称杨庄子。因县内村有重名,1984年更为今名。该村旁有汉代形成的贝壳堤遗址张码头。抗日...
888
小南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潘庄村南,东邻西塘坨村,人口92户、231人,从业人员123人。清康熙初年,肖、于二姓来此落户,因庄小又居潘庄南故名。
889
大贾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北京排污河东侧,南邻王庄子村,人口726户,2215人,从业人员926人。明永乐元年(1403)山西洪洞县贾守贵携家来此定居,名贾家庄,1942年更名大贾庄。村北有一处铜造像遗址,分布面积400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村民曾发现铜造像佛头...
890
大龙湾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北京排污河东侧,东邻齐心庄村,人口520户,1699人,从业人员641人。明万历年间,此地北靠青龙河,西邻蜈蚣河,沟渠密布,每当遇雨,天水相连,颇有龙腾之势,故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曾建有地下秘密交通站。
891
齐心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大贾庄村北,西邻大龙湾村,人口165户、605人,从业人员241人。明永乐年间,山东区、辛两姓来此落户,名区辛庄。后山东刘姓迁来,而区、辛两姓迁往他处,其余表示齐心留住,改名齐心庄。
892
朱东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大贾庄村东北,北靠滨保高速公路,人口325户、796人,从业人员445人。明永乐年间建庄,因此处有3个土坨子,四周低洼,得名驻坨淀。清代,这里成为朱姓地主佃户村,更名朱头淀。因此村居三台之东台,故名朱头淀东台,简称朱东台。
893
朱中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朱东台村西,人口358户、1087人,从业人员409人。明永乐年间建庄,简称朱中台(详见朱东台)。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3月29日夜,国民党军和还乡团在该村制造惨案,杀害共产党地下干部、民兵8人。
894
朱西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朱中台村西,人口139户、419人,从业人员141人。明永乐年间建庄,简称朱西台(详见朱东台)。
895
王庄子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西临北京排污河(龙凤河),南邻白庙村,人口386户、918人,从业人员441人。明永乐元年(1403),山东王、李二姓来此建村,因王姓人多,故名大王庄,后改名王庄子。
896
白庙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大贾庄村南,南临112国道,人口331户、941人,从业人员350人。明永乐元年(1403)建村,因是宝坻县白姓地主佃户村,村中有一古庙,故名。村中北部有面积5000平方米的药王庙遗址。
897
杨建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大贾庄村南,南临112国道,人口152户、418人,从业人员148人。明永乐元年(1403),山东杨建来此建庄,称杨庄子。杨去世后,其子杨文龙、杨文虎为纪念其父更今名。
898
造甲城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永定新河和津唐运河北侧,人口2384户、8505人,从业人员2169人,为本镇第一大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赵龙等兄弟三人来此建村,名赵家堡。后在村中发现地穴,内藏盔甲,疑为古制造盔甲之城,故名造甲城。关于古代战事,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
899
大王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津唐运河和津芦公路南侧,南邻傅家台村,人口1621户、6542人,从业人员1418人。明永乐年间,山西王福、王禄、王寿兄弟三人迁居高台,故名王家台。1940年因与村南王家台难于区别,改今名。
900
冯家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永定新河东侧,西北邻造甲城村,东邻西小王台村,人口866户、3282人,从业人员908人。明永乐年间,刘姓逃荒此地,以讨饭为生,故称刘花子铺。后宋国公冯胜第六代孙在此高台建村,改称冯家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