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182 条
2023年
11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82 条
专题知识
264条
交通
15条
区域
85条
医疗
28条
基础设施
51条
姓氏
11条
数据统计
93条
景区
175条
民俗文化
435条
物产
25条
颗粒列表
共 1182 条
59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871
东移民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杨虎子河东侧,北邻兴隆淀村,人口186户、688人,从业人员327人。1942年,日本垦业股份公司强征逃荒难民在此开荒种地,后成庄,名移民村。因位于杨虎子河东,更为今名。
872
北移民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杨虎子河西侧、任凤村南,人口101户、312人,从业人员166人。1942年,日本垦业股份公司强征逃荒难民在此开荒种地,后成庄,名移民村。因居东移民村北,更为今名。
873
李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临津芦公路,南邻兰台村,人口430户、1600人,从业人员769人。清乾隆年间,山东李姓来此定居成庄,因居蓟运河西高台,取名李台。早年,靠蓟运河上摆渡往来。2006年在村北建津芦公路蓟运河南涧沽大桥(长350米,宽18米),方便了交通出行...
874
薄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与兰台村、南与郝台村相邻,人口530户、1990人,从业人员1224人。清乾隆年间,山东柳阳县薄达通来此建村,因居住地势较高,故名薄台。1946年8月,国民党军和还乡团曾夜袭宁河县第五区区公所(区公所驻该村),区长李健等7位区干部、村民骨...
875
兰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与李台村、南与薄台村相邻,人口301户、1120人,从业人员627人。清乾隆年间,山东省兰姓来此定居成庄。因村居高台,取名兰台。1983~2001年为原南涧沽乡政府驻地。
876
郝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南与冯台村、北与薄台村相邻,人口289户、1073人,从业人员717人。清乾隆年间建村,因村中李姓所开土地被别姓人占有,而李姓让步认可,人送李外号“好人”,该村取名“郝台”。
877
冯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蓟运河南侧,西北与郝台村相邻,人口211户、755人,从业人员399人。清乾隆年间,山东枣林庄十三胡同胡姓来此定居成庄,名胡台。后与冯台村合并,统称冯台。
878
张善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西与郝台村、东与于台村相邻,人口158户、632人,从业人员349人。清乾隆年间,山东张线来此定居成庄,名张线庄,后演变为今名。
879
于台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西与郝台村、冯台村、张善庄村相邻,人口179户、716人,从业人员403人。清初俵口村于姓来此定居成庄,因村居地势较高,故名于台。
880
张尔沽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蓟运河西侧,南邻津芦公路,北靠曾口河,人口220户、845人,从业人员411人。清乾隆年间名小庄子,后成张家佃户村,因张排行二,故名张二沽,后演变为张耳沽,建国后成今名。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发展稻田,强征稻谷作为军用,在村北曾口河上修建...
881
潘庄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该镇东部、112国道南侧,人口1710户、5068人、从业人员2015人。唐武德年间建庄,名监官庄,北宋时为潘美之地得名至今。民间有潘美、杨家将和关帝庙、真武庙、娘娘庙、药王庙等许多传说。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曾在此建立炮楼,解放战争时期...
882
东塘坨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潘庄村东南,西与西塘坨村相邻,东临潮白新河,北靠青龙湾河故道,人口1054户、3218人,从业人员1159人。元元贞年间,有东西排列的两个土坨,唐、尔二姓来此定居成庄。因该村居东坨,故名东唐尔坨,后演变为东塘坨。村东北300米处,有汉代...
883
西塘坨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北邻潘庄村,东邻东塘坨村,西临清污渠,北临青龙湾河故道,人口2189户、6155人,从业人员2311人,为本镇第一大村。元元贞年间,唐、尔二姓来此落户成庄,因该村居西坨,故名西唐尔坨,后演变为今名(一说“塘坨是指被坑塘水泽围绕的高地”)。该...
884
老安淀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西邻西杨庄村,人口389户、1261人,从业人员461人。明万历年间,一陈姓老汉打渔至此,在苇海洼淀高坡上搭窝铺居住,名陈家窝铺。因期望永度安定生活,借洼淀地势取村名老安淀至今。
885
纪庄子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位于潘庄村东北,东临潮白新河,人口261户、640人,从业人员261人。明朝末年,一纪姓人家来此落户,名纪家庄,俗称纪庄子至今。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3月,村中民兵破坏交通,砍倒日军安装的电话线杆,3月12日日军来村报复,烧房80多间。3...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