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182 条
2023年
11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82 条
专题知识
264条
交通
15条
区域
85条
医疗
28条
基础设施
51条
姓氏
11条
数据统计
93条
景区
175条
民俗文化
435条
物产
25条

颗粒列表

共 1182 条 48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706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使用的冬小麦品种为:红皮麦和白皮麦。50年代引进了早洋麦、农36、183、311、碧玛号等。60年代引进了东方红3号、农139、北京6号、8号、11号等。70年代后期到1986年县内使用的小麦品种为东方红3号、丰抗2、7...
707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小红芒,大白芒。50年代引进了碧玛1号、4号和碧玉麦。60年代使用了石家庄407、甘肃96、吉札、阿勃、阿夫和六石准等。70年代普及使用了辽春5弓、6号。至1986年使用的小麦品种为津春5号、4号和8319、833...
708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品种为竹叶青、大蛇眼、二蛇眼、黄、白粘和燕窝等。50年代引进了歪脖红、牛心红、打锣钟、红壳红、黑壳红、大狼尾和武大郎高梁。60年代又引进了多穗高梁,六十日还家,分枝大红穗,九五分枝、熊岳253、360等。70年代开始以杂...
709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新中国建立初期使用的玉米品种为白马牙、黄马牙和灯笼红。50年代增加了金黄后,英粒子、东陵白和八趟白。60年代又增加了反帝105、白单4号、群壮101、丹育6号、丹育2号。至1989年县内当家品种有京杂6号、单育13号、沈单3号、唐玉1号、鲁...
710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每亩密度不足2000株,亩产籽棉100斤左右,上世纪50年代中期,推广了多留果枝,少放果节,时到不等枝,枝够不等时的整枝方法,每亩密度达4500—5000株,平均亩产籽棉250—300斤。
71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宁河县传统的大豆品种有“大黄豆”、“大青豆”、“小青豆”、“黑豆”等。上世纪80年代,全县的大豆一直是本地家种,1989年使用的是锈交30。
71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麻类品种有青麻、红麻、胡麻三种。上世纪70年代末引进胡麻以来,品种一直是627和匈了。
71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解放前宁河县蔬菜种植面积较少,且品种单调,主要品种有:大白菜、黄瓜、冬瓜、倭瓜、架瓜、西葫芦、丝瓜、茄子、青椒、芹菜、萝卜、胡萝卜、菠菜、大葱、大蒜、豆角、韭菜、西红柿、土豆、甘薯等。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愈发被人们重视,...
71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物产
西瓜,1989年使用的西瓜品种主要是中育6号、石红1、2号,郑州3号,丰收3号。甜瓜主要品种有:黄金道、龙甜1号、齐甜1号,还有厚皮甜瓜伊丽莎白女皇等。水果主要品种有葡萄、苹果、梨、桃、杏、李子、草莓、枣等。
715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景区
1974年,在潮白河施工中,在七里海北岸的大海北、张庄、桐城发掘出三座战国古城池。古城池呈长方形,东西约600米,南北约500米,并有“城顶”、“城耳朵”等古城遗迹,和大量建筑物件、陶器及残片。战国古城池在七里海附近发掘出土,反映了战国时期...
716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景区
红心堤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七里海留下的历史遗迹。位于七里海北岸小海北(现属芦台农场)村北五里处,为一条土埝,用以抵挡七里海水。红心堤在历史上作为名胜古迹,多次见诸典籍。
717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718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景区
719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景区
720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景区
田庄坨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距县城芦台镇北20公里,板桥镇田庄坨村西南200米处,时代为战国——汉代。1953年发现,地势高于其它地面,现为耕地。1979年曾试掘,面积为25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0.4米。地面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灰陶等残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