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182 条
2023年
11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82 条
专题知识
264条
交通
15条
区域
85条
医疗
28条
基础设施
51条
姓氏
11条
数据统计
93条
景区
175条
民俗文化
435条
物产
25条
颗粒列表
共 1182 条
46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76
丰台文会"太平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太平华”,此会为白蛇传中游西湖和水漫金山两折戏组成。道具新颖别致,两条彩船装饰华贵。一船中坐许仙和五道子;一船坐青蛇和白蛇。演唱时两船并在一起在民乐队簇拥下用昆曲表述许仙和白蛇爱慕之情。八大怪由人装扮成鱼、蚌、虾、蟹、蛙、龟等形,表演时八...
677
丰台文会"征西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征西歌”,又称扫边关。内容是薛平贵赴西凉平叛的故事。其形式是在身着箭衣马褂手挎腰刀的四名护兵的引领下的薛平贵。身穿软靠,手持马鞭,腰挎宝剑,边走边舞。后面是车夫推着小车,王宝钏坐在小车内,在民乐队簇拥当中用昆曲边走边唱。
678
丰台文会"奇缘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奇缘事”,是写僧家弟子和一大家闺秀的爱情故事。此会在民国时期就已停演,其表演形现无法考证。
679
丰台杂技“万善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万善事”,俗称“中幡”,此会道具是用十米多高大竹杆,上挂绒布大挑,挑上写“南无南海圣母保幡”。布挑上端大小三层伞盖,两边各挂大铜铃十五个由一壮汉双手举舞,上下左右翻飞,顶、牙、肩肘交替进行,有时两幡同舞更是叫绝。架鼓伴奏非常壮观。
680
丰台杂技“石锁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石锁会”,在旌旗映衬下,鼓乐声中,八名壮汉身穿彩衣,头扎彩巾,手持石锁有扔有接,五十多斤重的石锁有如篮球上下翻飞,既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
681
丰台杂技“耍罈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耍罈会”,旌旗招展,鼓乐声中,用一大瓷罈,由六至八人绕成一周,由一人把罈子扔到空中,另一人用头顶住,也有脖颈、肩肘和腰胯接住。主要玩的是惊险和技巧。
682
丰台杂技“单双杠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单双杠会”,在旌旗鼓乐声中表演人员身着彩衣,装饰美观的单双杠由专人抬着,表演者在杠上表演各种体操动作和技巧。
683
丰台艺术表演“同庆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同庆歌”,俗称“高跷”丰台高跷的特点是腿高约4尺,表演难度较大,并配有十多个长高凳,由服务人员扛着随会以备演员表演完休息用。另外戏折较多,如“鲁智深醉打山门;”“打渔杀家”;“鱼樵耕读”等。打逗场面精彩,表演细腻,音乐伴奏,腰鼓音锣非常新...
684
丰台艺术表演“神兽图”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神兽图”舞狮子,丰台舞狮会特点是狮子个大,数量少以文舞为主,雌雄两狮在举绣球人的引逗下作各种跳、抓、追打、滚、逗等动作。舞狮难度大,费力气,所以舞狮人经常轮换。
685
丰台艺术表演“青龙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青龙事”,舞龙灯,两条龙穿梭飞舞、夜间内有照明可喷火。此会和现代其他地方舞龙会相似。
686
丰台艺术表演“同善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同善事”(罗汉会),此会人数众多,与会人员不少于百人,有一定危险性。丰台水旱码头,搬运工人很多,在闲暇之余,人顶人以自乐,后来演变成罗汉会。此会由几十名壮汉身穿青色彩衣叠成人塔七至九层,底座十六人,逐层减少,塔尖一般多用小孩,叠成之后还转...
687
丰台艺术表演“太平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太平鼓”,此会道具是用钢圈作成直径四十公分左右扇鼓,把手下有铁环伴响,鼓面用宣纸糊成多层,用桐油刷制,鼓面印有各种图案。二十四名少女身着彩衣,一手持鼓,一手拿彩绸竹筷敲打,边舞边打,铁环叮咚伴响,变换各种队形,艺术效果极佳。
688
丰台艺术表演“驾鼓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驾鼓会”,大鼓扁形,十二或二十四面被鼓手挎在腰前,打出一个点。鼓手头扎黄巾,身着红色彩衣,双手飞舞击打,随时变换队形,非常壮观。此会有时与中幡会合演更是锦上添花。
689
丰台艺术表演“打花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花棍”,近代花会,道具是用一根竹棍,两边穿上铜钱或铁环,棍用彩绸条装饰,打在身上哗哗作响,男女演员列队用花棍打在身上、肩上、脚上,节奏鲜明,队形不断变换,边打边唱,此会在解放初期盛行。
690
丰台艺术表演“同乐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同乐歌”,也称地秧歌,是北方地区普遍流行的花会,以扭秧歌为主,也可适当穿插部分戏出及各种人物形象。此会演出方便、随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