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182 条
2023年
11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182 条
专题知识
264条
交通
15条
区域
85条
医疗
28条
基础设施
51条
姓氏
11条
数据统计
93条
景区
175条
民俗文化
435条
物产
25条
颗粒列表
共 1182 条
19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71
天津市宁河县接生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降生,在民间被称作“添喜”或“添丁”。宁河俗语还将孕妇生孩子唤作“坐月子”“占房”。80年代至90年代末,乡村孕妇生产一般都在家中由乡村接生员接生,乡村接生员俗称“接生婆”“收生婆”“姥娘”。胎盘俗称“衣胞子”,一般是先用草纸包上,再用...
272
天津市宁河县开口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后,还需等其排出胎便后,才能给他喂人奶。在此之前要给他口中用细布沾煎开的甘草水,俗称“开口药”。婴儿排出那黑绿色的胎便后,家人要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喂奶,称“开口”。男婴,要请哺女孩的妇女来开口;女婴,则要请哺育男孩的妇女来开口...
273
天津市宁河县起乳名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生后先要有个乳名,一般多由产妇的婆婆给取。过去在民间,都期望孩子好养活健康成长而常取“狗剩”“铁蛋”“石头”“狗不理”等贱名;另外还有取“拴住”“留住”之类。带有祈盼意义的,如“来福”“有福”“福旺”“福来”“福贵”等;若头胎是女孩,往...
274
天津市宁河县洗三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由“姥娘”为其洗澡,称为“洗(喜)三”。给婴儿洗时,姥娘嘴里念念有词,尽说吉祥话的顺口溜,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之类喜歌。这天,亲朋邻里都携带贺礼前来道喜,生子之家设宴款待客人。贺礼送红糖、鸡蛋...
275
天津市宁河县送粥米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后三天至十二天内,产妇的婆婆还要打发人到产妇娘家和亲朋好友家送信儿,产妇娘家多派其姐、妹或嫂子先送来鸡蛋、小米、红糖、鱼之类的礼物前来道喜,俗称“送粥米”“送祝米”。过后其母还要亲自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照顾产妇,俗称侍候“月子”...
276
天津市宁河县捏骨缝儿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产后第七天,产妇母亲给产妇捏合身体,称“捏骨缝儿”,使产妇日后不会落下月子病。
277
天津市宁河县剃胎头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婴儿出生后12天时给婴儿剃去胎发。所以这天要举行一个小礼仪,先由“全可人”妇女抱着新生儿,请剃头师傅用剃刀剃去婴儿胎发,家长将胎发用红布或红纸包好,缝进婴儿枕头里,以祝孩子长寿。剃发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全部剃光...
278
天津市宁河县满月礼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满月这天,婴儿外祖母带着蒸好的小馒头及婴儿用的被褥等物品到姑爷家贺喜;主家要大摆宴席,款待亲朋。通常为请亲朋好友吃汤面、煮鸡蛋。婴儿满月过后,产妇可携婴儿在娘家人陪同下回娘家小住,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月,全凭婆婆根据当时情况一口而定,叫...
279
天津市宁河县百岁礼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到了一百天称“百岁”。是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参加宴会。来宾自然也要携带礼物,还要给婴儿红包儿(礼钱)。特别是婴儿姥姥家,除送衣物外,还要送给新生儿“长命锁”“手镯”“脚镯”,祝其长命百岁。姑姑要送给新生儿蓝紫色裤腿的小儿裤,称为“...
280
天津市宁河县抓周礼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到一周岁时举行“抓周礼”,即置食品、玩具、笔砚、马鞭、算盘于方矮饭桌上,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先抓之物,测小儿成年后的功业,试其志向。这日,还有试鞋的仪俗。即让小孩试穿新鞋,民间普遍流行的是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
281
天津市宁河县生日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年逾花甲的老人,儿孙们为其庆寿。是日,出嫁的女儿,孙女们携寿桃(面点),寿面等礼物前来祝贺。席间晚辈拜寿,并致贺词,一派喜庆气氛。 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的城乡居民便开始给老人过大寿(整十寿辰,如六十大寿、八十大寿等),有的每年都给老人过生日...
282
天津市宁河县乔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居民迁入新居,亲朋相约备礼品前住祝贺。礼品多以炊具为主,配以食品、烟酒之类。主人要置办酒席宴请祝贺者,以表示感谢。此外,儿女若迁新居,通常在迁入新房后的一两天内,岳父、岳母要备些点心、面条等礼物到新居向姑爷、女儿祝贺,俗称给闺女家“安锅”。
283
天津市宁河县开张与送行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商家开业或改换门面,多邀请权贵、同行、亲友等参加开业仪式,以制造影响,寓意买卖兴隆。进入21世纪,随着楼房小区底商的增多,祝贺开张之风日盛,店铺门前多布置彩色气球、花篮及充气彩门,并燃放礼花、鞭炮等。 旧时,民间若逢喜事出门,如委任外...
284
天津市宁河县见面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人们见面,多用点头微笑、招手的方式表示问候。打招呼通常是年轻人对年长者主动。对登门造访的亲朋好友,常要迎出门外。农村待客大多邀留吃饭或住宿,并礼送出门。
285
天津市宁河县随礼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
类型:
民俗文化
红白喜事、开业乔迁或祝寿,亲友间多送些礼物以表情意。重大礼仪活动时,受礼方设置账房,将亲友所送礼金逐一登记。特殊关系的往往将礼金用纸包或信封装好,直接送与事主。 80年代贺礼通常有镜屏、贺幛。丧葬礼仪中,多为布、烧纸、果盒、花篮等物并写有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