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156 条
2023年
21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56 条
专题知识
313条
交通
141条
公文
19条
区域
843条
医疗
6条
基础设施
2条
姓氏
1条
数据统计
15条
景区
410条
民俗文化
311条
物产
93条
神话、宗教
2条
颗粒列表
共 2156 条
115
/
14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711
萃锦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景区
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也有约略的轴线,散置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水池花木。主要建筑有蝠殿、邀月台、大戏台、沁秋亭等。
1712
评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评书源于北京,清同治光绪年间,称北方评书。约1901年,北方评书第七代传人到天津开业。当年传统书目是“十三宝”,即《大隋唐》、《五代残唐》、《大宋八义》、《明英烈》、《三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盗马金枪》、《济公传》、《永庆升平...
1713
相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相声是说、学、逗、唱的艺术形式,深受北方人的喜爱,在天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门派竞争中,出现了一批名演员与一批脍炙人口的段子。如:张寿臣的《属牛》、《二十四孝》、《携琴访友》、《草船借箭》,常宝堃小蘑菇的《闹公堂》、...
1714
天津时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天津时调起源于靠山调,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曲调,用天津方言演唱,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江南小调、地方民歌、运河船曲等曲种演唱之长,形成了曲调行腔婉转缠绵、刚劲柔美的风格;唱词通俗易懂,贴近平民生活,深受大众喜爱。 著名的时...
1715
京韵大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京韵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一个主要曲种,是在河北省河间县流行的木板大鼓基础上,与北京清音子弟书相结合而形成的,把河间话改用京音演唱。伴奏乐器除三弦外,又增添了四胡、琵琶。最初只流传于京津一带,后逐渐扩大到华北、东北及西北各地。京韵大鼓音域宽广,唱...
1716
湖上端鼓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这是微山湖渔民独有的曲艺形式。渔民长期在湖上漂泊,文化生活贫乏,每逢年节,就在湖面上并连几条大船,铺上长板作舞台,桅杆挂上绣着黄、红、青、绿各色神像的旗子,这是祈神的标志,也是演出的信号。渔民们驾船聚拢观看。 端鼓演出没有管弦伴奏,只有端...
1717
山东快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山东快书是山东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土山儿聚集一批演唱山东快书的民间艺人,演出内容多为表现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武松传》是他们的传统书目。
1718
犁铧大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清同治年间,从鲁北兴起,不久流传到济宁土山儿。出名的演员是王小玉姊妹外号白妞、黑妞,“每场一出台,举园若狂,观众神魂颠倒”。《老残游记》中有生动的描写;“一位姑娘把犁铧片叮当敲响几声,煞是奇怪……弹弦子的亦全是轮指,忽大忽小,同姑娘的声音相...
1719
民间唢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间唢呐艺术,在济宁地区是盛行曲种。清末民初,微山湖演奏班达十数个,传艺六代。名噪鲁西南的魏广生,技法纯熟,唢呐、管子、笛、笙四兼,还能谱曲填词,建国后被多所艺术院校聘为客座教授,著有《唢呐语言吹奏法》。他演奏的曲目有一百多首,《渔节欢度》...
1720
扬州弹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在很长一个时期是张、孔、周三家并立,各展所长。张氏擅长说表,细腻生动;孔家演出火爆,演唱泼辣豪放;周氏唱功出色,音调优美。孔周两家至第三代失传,唯有张家弹词流传至今。
1721
扬州昆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扬州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明代著名诗词、书画家徐渭在他的《南词叙录》中指出,扬州在明代中叶流行浙江省的余姚腔,万历中期后,昆曲逐渐在扬州兴起,至天启、崇祯年间,已相当繁盛。
1722
苏州弹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专题知识
苏州弹词是用苏州方言说唱,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地区。有单档一人、双档二人、三档三人说唱之分。演唱者自弹琵琶、三弦或月琴,边说边唱,以叙演中长篇历史故事或短篇故事为主,兼容唱段。还有一种全篇用歌唱的独立短段,此称“开篇”...
1723
于谦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景区
于谦祠位于北京东单西裱褙胡同的于谦祠,原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故居,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这里是北京城内建立的第一个“坛口”。
1724
大沽口炮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区域
大沽口炮台创建于明代,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共建大炮台五座:南岸三座,北岸两座,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另于后墙营门建小炮台二十五座,共安放火炮六十门,其中中国制造的铜炮三十七门,西洋铁炮二十三门。周围浚濠筑垣,设置木栅,地势险...
1725
大顺斋名字的由来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顺斋糕点久负盛名。相传明朝末年1673,南京上元的回民刘大顺,随大运河粮船到北方谋生,选中通州做买卖,开了一家小吃店,取名“大顺斋”,施展祖传手艺,专做糖火烧、咸火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