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56 条
2023年
21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56 条
专题知识
313条
交通
141条
公文
19条
区域
843条
医疗
6条
姓氏
1条
数据统计
15条
景区
410条
民俗文化
311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56 条 102 / 14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516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迎娶 亦称“迎亲”,俗称“娶媳妇”。大体上是三个程序:迎亲上轿、拜堂合雀、入洞房。
1517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亮轿 迎亲头一天,新郎穿戴整齐:头戴礼帽,上插金针银花,身穿长袍马褂,披红挂花,俗称“小登科”,有“终身为民,一日为官”之誉,称“新郎官”,坐在四人抬或八人抬的花轿中,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在村中大街小巷走一趟再回到家。意思是让全村人都知道,...
1518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响房 亮轿当天晚上,鼓乐手要在布置好的新房内吹打一番,名曰“响房”。响房后,新房不能离开人,由新郎官或未婚的子侄看守睡觉,俗称“压炕”。
1519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娶亲 迎娶的队伍仪式隆重,由旗(彩旗)、锣(开道锣)、伞(万民伞)、扇(日照扇)、灯(红纱宫灯)组成仪仗队。花轿居中,紧随迎娶宾客殿后。娶亲人一般由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叔婶、兄嫂担当。 迎娶队伍进村,鼓乐大作,乡邻都拥到街上围观。花轿到了女方...
1520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上轿 姑娘上轿之前,还要招待男方迎娶的人,俗称“待新亲”,一般为省时间,摆果茶。姑娘上轿由其兄抱着,脚不能沾地,俗语说:“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辈辈。”又云:“姑娘脚沾地,把娘家的财运带跑了。”姑娘家要有与迎亲人数相等的人送亲,还要跟护轿的。发...
1521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新娘下轿 娶亲的轿子来到男方大门前,大门忽然紧闭,其意是避煞气,不叫不开门。轿夫把轿子抬进大门,停在二门门口。此时,穿戴整齐的知客托着果盘子高声喊:“今天玉堂双璧合,月里嫦娥下轿来!”将盘中的豆粒、谷草(剪成小节)、花生、红枣等,并高声唱道...
1522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闹洞房 结婚的当天晚上,无论长幼,都可与新郎新娘嬉戏逗趣儿。俗话说:“新婚三天不分大小。”特别是青年伙伴,别出心裁,花样繁多。如用一根线绳吊一个苹果或一块糖,让新郎新娘同时啃吃,二人碰头碰嘴,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新郎新娘不但不急,还要给闹房者...
1523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拜公婆 次日清晨,新媳妇梳洗完毕,与丈夫一起拜见公婆,要行跪拜礼。礼后,儿媳将娘家父母馈赠给亲家的糕点送上。婆婆将婚礼上的上拜钱全部或部分交给儿媳。还照儿媳娘家给的压腰钱再给一份,寓意儿媳带来财运,婆家会加倍发财。
1524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回门 新郎新娘婚后一同回到女方家,称“回门”,俗称“回四”。 回门是新姑爷第一次到老丈人家,主要是认亲分辈。对于新郎来说,是一件愉快却不很轻松的事。首先要带一份份礼物,一般是酒、糕点,俗称认门,以后就互相来往了。-般四五家,多至十几家,主要...
1525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接单九 婚后第八天,岳父亲自登门将女儿接回家,连住九天,俗谚“来八去九,两家都有”,九天后母亲将女儿送回,谓之“爹接娘送”。
1526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拜年 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新婚夫妇要到双方的主要亲戚家去拜年。如舅、姑、姨家和本家大伯、叔叔家,新婚夫妇都要带些礼物,亲戚家都热情招待,还要给女婿、媳妇钱,女婿、媳妇要给对方孩子钱。
1527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结婚纪念 旧时民间对结婚后的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不摘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传进,才有纪念仪礼,逐渐形成了新的习俗。 结婚一周年称“纸婚”,五周年称“木婚”,十周年称“锡婚”,十二周年称“皮婚”,十五周年称“晶婚”,二十周年称“瓷...
1528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介绍人 原称媒人,一般是热心人,看好男女双方条件相当,主动从中牵线搭桥。也有双方父母拜托信得过、有威望的人当介绍人。更多的是二人恋爱,请出好友或双方敬重的人充当红娘。
1529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家 由媒人引领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男方的家庭财产、人口以及家庭状况。男方父母也初步认识一下女孩儿。介绍人要分别征求双方意见。若双方都满意,男方父母要给见面礼并宴请姑娘。
1530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定礼 武清流行男方父母给女方买嫁衣钱,由介绍人领男方到女方家中,带上米、面、酒、肉等四盒礼。城镇流行买“三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