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56 条
2023年
21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56 条
专题知识
313条
交通
141条
公文
19条
区域
843条
医疗
6条
姓氏
1条
数据统计
15条
景区
410条
民俗文化
311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56 条 100 / 14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486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区域
蔡家坊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明代天启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蔡姓迁此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1487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区域
西崔庄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洪武年间,有山西移民崔姓几家迁此定居,成村后与东崔庄对应称,故名。
1488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区域
大三里浅、小三里浅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濒临北运河。明代管理漕运,在运河岸边每隔二三里设一个浅铺,有官民驻守。清代设三里浅汛把总,招募附近百姓疏通河道,为漕船拉纤,所雇用的人员称浅夫,亦称纤夫。康熙皇帝有“春末浅夫忙用力,秋深霖雨失时禾”的...
1489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区域
粜(tiào)粮务 位于镇驻地东北6公里,西临北运河。辽代成村,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成了粮米交易之所,成村后故名。
1490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区域
大王甫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元代为北运河大渡口,王姓一家在此撑船,称王家浦(堡),明代设浅铺,清代设王甫汛把总。后有移民鲁姓、邵姓等户迁入,亦称鲁邵王浦;清代末年改称王甫。又因户数增多,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称小王甫。“甫”字系“浦”的...
1491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春节为一年中规模最大、人们最重视、也最隆重的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在这一天设香烛酒果,拜祭天地、祖宗,燃放鞭炮,穿新衣、吃水饺,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未成年儿童压岁钱,初一早饭后,乡邻们要相互拜年,贺词大多为过年好、见面发财、恭喜发财等...
1492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元宵节,正月十五亦称灯节,各家各户均食元宵,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幼皆穿着盛装街游,称为“走百病”,孩子们到村外拾柴火,迈火堆、扔火把,称为“烤百病”。节日期间还有小车会、高跷会等各种花会逐街表演,十分热闹。
1493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添仓节,正月二十五日,寅时在院内或室内用土灰划圆圈,称为"打囤",内放钱布或五谷杂粮,用砖压盖,称为添仓或饱食美肴,另有“添仓十二五,小米干饭熬豆腐”之乡俗。
1494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龙头节,即二月初二早,有以土灰撒地至水边,称为“引龙”,此日食用煎饼和水饺,称为“食龙鳞、食龙耳”。
1495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明节,有踏青扫墓吃水饺的习惯,在节前5-7日开始,乡民至祖先墓地添土、上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祭奠祖先。此习俗延续到现在。
1496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端午节,即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
1497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谷秀”,即六月初六,民间多在此日晾晒衣服。
1498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伏日,旧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之称。
1499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乞巧节,即阴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此日相会于天宫鹊桥,乡间少女多在此日向织女乞求智巧。
1500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麻姑节,即七月十五日,也叫中元节,民间多设奠祖考,称为"麻颗",焚烧纸钱以进行对死者亡灵的超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