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549 条
2022年
1549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1549 条
东汉
2条
三国
1条
唐朝
3条
五代十国
1条
北宋
17条
南宋
24条
金
1条
元
5条
明
93条
清
135条
民国
390条
不详
41条
当代
836条
颗粒列表
共 1549 条
20
/
10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时代
出生年
286
费善昌 (1945年9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费善昌,男,1945年9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凭,退休教师,用宁波方言讲述《保国寺的传说》。还能讲述《七夕传说》、《小康王逃难》、《马鞍山的传说》、《飞来的凤凰》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287
沈瑾瑜 (1978 年5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沈瑾瑜,男,1978年5月出生,高中文凭,自由职业,住洪塘街道上沈村37号,用宁波方言讲述《赐却亭由来的传说》。还能讲述《康王逃难》、《淄沙港的传说》、《乱话三千的由来》呆大的故事》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288
胡纪昌 (1947年1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胡纪昌,男,农民,1947年1月出生,初中文凭,汉族,住洪塘下沈村,用宁波方言讲述《陈张姑桥由来的传说》。还能讲述《吃白食的故事》、《过年的故事》、《怕老婆的故事》《甲联庙的传说》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289
顾春才 (1945年10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顾春才,男,1945年10月出生,小学文凭,退休职工,住洪塘街道旧宅徐,用宁波方言讲述《“乱讲三千"由来的传说》。还能讲述《吃白食的故事》、《过年的故事》、《怕老婆的故事》甲联庙的传说》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290
郑均生 (1933年10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郑均生,男,汉族,1933年10月出生,大专文凭,退休职工,住洪塘街道安山村,用宁波方言讲述《沈家井由来的传说》。还能讲述《大馒头的传说》、《保国寺的传说》、《过年的传说》马鞍山的故事》等民间故事。
291
徐永祥 (1941年1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徐永祥,男,1941年1月出生,汉族,小学文凭,住洪塘街道旧宅村,用宁波方言讲述《仙马下山散蹄印的传说》。还会讲述《营造史上的佳话》、《保国寺传说》、《龙王的传说》《梁大女婿》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292
郑敬良 (1945年12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郑敬良,男,1945年12月出生,汉族,初中文凭,住洪塘灵峰小区22幢31号103室,用宁波方言讲述《乍山白老龙的传说》。还能讲述《盛境庙的传说》、《保国寺的传说》、《康王的故事》、《呆大相亲的故事》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293
蒋一桂 (1919年8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蒋一桂,男,汉族,1919年8月出生,小学文凭,住洪塘街道旧宅徐,用宁波方言讲述《呆大的故事》。还能讲述《扒灰老的故事》、《呆大女婿的故事》、《一字值千金的传说》、《先人脚印的传说》等民间故事和传说。
294
裘国英 (1950年11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裘国英,男,1950年11月出生,农民,小学文凭,住洪塘街道裘市村海日房,用宁波方言讲述《三女娟祝寿的故事》。还能讲述《杀人的故事》、《怕老婆的故事》、《老虎精的故事》《吃白食的故事》等民间故事。
295
陈雪军 (1972年5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陈雪军,男,1972年5月出生,高中文凭,农民,住前后潘村,用宁波方言讲述《图囡宝》等民谣两首。还能讲《四季“子”字谣》、《踢踢扳扳》、《背罗罗》等民谣。
296
洪敏平 (1948年9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洪敏平,男,1948年9月出生,初中文凭,农民,住洪塘街道宅前张村,用宁波方言讲述“儿大要分家”等谚语甘则。还能讲述其他谚语50条
297
沈宏生 (1937年5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沈宏生,男,1937年5月出生,小学文凭,汉族,住洪塘街道下沈村,为民间音乐《马灯调》传承人。
298
郑祖荣 (1944年3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郑祖荣,男,1944年3月出生,小学文凭,汉族,住洪塘街道小郎家村,为民间舞蹈《马灯舞》传承人。
299
邵芝兰 (1934年12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邵芝兰,男,1934年12月出生,小学文凭,汉族,十五岁开始学唱新闻,住洪塘街道下沈村,用宁波方言演唱《筱丹桂自杀》。
300
裘惟德 (1943年5月—?)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江北区
|
时代:
当代
裘惟德,男,1943年5月出生,大专文凭,住洪塘街道裘市村,用宁波方言演唱《万花楼》、《杨家将》、《大红袍》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