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69 条 2 / 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军事机构
平阳妇女救亡工作团,全县500多人,基本地区在鳌江、北港。工作团深入乡镇,召开各界妇女座谈会、组织宣传队、举办妇女识字班、筹募罗汉鞋、开展义务活动,为抗日筹集资金,给前方战士写慰问信等。
1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类型: 教育
“平阳师范”校史溯源于建国前的平阳简易师范学校。她创办于公元1943年。她的校址头一年附设于坡南平阳县立中学内,次年迁至宜山单独建校。1949年7月停办。七年共培养毕业生300名,其中四年制两届67人,三年制五届233人。
1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政协医疗队,是平阳县政协组织的以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为主,其他医护专业技术人员配合的医疗队,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2001年,每年一次,分别活跃在南麂、顺溪、西湾、腾蛟、山门、梅源、闹村、晓坑等缺医少药的海岛和山区,给群众送去医药和温暖。
1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批发和零售业
大同烟铺,福建省福州市一家享有盛名的百年老字号,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殷姓家人前来福州府中亭街开设分店,取名“大同烟铺”,自运浙江平阳、闽北浦城、桐山(今福鼎市)等地晒烟,精挑细选,精制“大同”、“新香”两号烟丝。这两号烟丝与众不同,...
2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34年,闽县(今福州市)烟叶商业同业公会成立,首届执行委员会议席由江景波出任。
2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0年成立福州市烟商业同业公会筹备会,江景波出任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由邱德康烟丝厂经理郑贵福担任。
2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在坡南张氏宗祠内。民国二年奉省令开办,招艺徒80名。开始时艺徒学习织布和造纸工艺。不久改学织席、木工,后又改织席为髹漆。产品销售所得赢利,四成分给艺徒,六成作习艺所开支。后停办。上世纪90年代习艺所工场尚存,不久拆建为民房,今仅存一间作“南...
2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二日,平阳县解放。5月底,县军管会文教科接管了平阳县立民教馆(馆址在现昆阳镇东坑堂)。同年11月,正式建立平阳县人民文化馆,馆址在原民教馆,隶属县文教科。全馆工作人员4人。馆舍面积90平方米,馆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文化馆的工...
2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教育
鳌江小学肇自清光绪廿三年(1897),由陈仲芸、王志澄、王惺园三人创办的鳌江书院,设在杨爷殿(海神庙)文昌阁内。1902年校名改为“鳌江小成学院”,由日本留学归来的陈兢生制定学院章程,并请陈楚青出任校长。1904年易名为鳌江公学。 学校不...
2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教育
平阳老年大学创办于1989年9月。创办伊始,因陋就简,暂时租用党校的一个教室,聘请温州医学院教授喻华芝和本县名医吴圣良、夏法禹等开设医疗保健课。三年后,校方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挂钩,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设立平阳分校,相应在校增设书法班,退...
2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同福昆班,成立于清同治年间,由叶良金、杨盛桃、蔡阿种、陈银桃等20多人创办,分散在各班的昆剧演员纷纷来归,演艺精湛,剧目丰富,演出剧目:《花鞋记》、《杀金记》、《恶蛇报》等,叶良金人班主、编剧、杨盛桃是台柱演员、后接任班主。
2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新同福,成立与清光绪20年(1894),前身是同福昆班,杨盛桃由演旦角改演生角,演艺水平高,堪称浙南戏班之冠。
2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江南春儿童昆剧社,成立于民国23年(1934),由陈青锁创办,招收十二、三岁儿童,自任教师,同时聘请昆剧老艺人任教,率先聘请法律顾问,融合昆剧与京剧,曾一度演红瓯江南北,后因抗日战争和政府禁令而解散。
2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温州地区巨轮昆剧团,成立于解放后的1951年,由“江南春”、“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等昆剧班星散的艺人组织成立,1954年剧团登记时,划永嘉县称“永嘉昆剧团”。
3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昆剧学馆,成立于1979年,由周运沾等昆剧老艺人自筹资金在平阳沪山创办,招收12岁至17岁学员,但因经济拮据等原因而解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