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513 条
2021年
2513 条

实物类型

全部
2513 条
2209条
山川
301条
2条
河流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13 条 2 / 16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16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 类型: 其他
斜桥济公庙,在上海南部永年路旁边的弄堂里,金碧辉煌,楼顶有个类似城墙的平台,十分宽敞。那里的琉璃瓦是康熙年间盖的,墙体则是五斤重的河北神鲘砖砌的,既是古建筑,又是宗教圣地,给斜桥地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后成为小学)。新中国成立初“除四害”...
17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 类型: 其他
台北三芝贝壳庙,原名“富福顶山寺”,供奉济公。全庙纯粹以珊瑚与贝壳堆砌而成,庙方选用台湾产的鹿角、脑纹珊瑚,以及来自南非、日本、澳洲等30多国的贝壳,打造出一座宛如海底龙宫的庙宇。
18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 类型: 其他
凤山寺,坐落在高雄市大中二路181之2号,缘于清朝嘉庆年间旗山镇民因感观音佛祖庇佑,筑一草寮小祠奉祀。1955年,各地善信群起兴建庙宇, 定名“五龙山凤山寺”。1962年动土兴建“济公大佛金尊”,与寺院相映生辉。其三宝大楼分为五个大殿:玉皇...
19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 类型: 其他
林中公园济公堂,在台湾云林县林内乡,为张长兴于1958年创建。张长兴在太平洋战争时被日军征召海外(新加坡)当军夫,历经数劫。据说某夜梦见济公嘱咐,返台后须设堂济世。张乃加入虎尾救世堂三尊门下,研究禅机,作乩童,法号逃凡。1957年得鸾友和信...
20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 类型: 其他
国清寺,在县北2公里,陈隋之际智■创建的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南宋建炎三年(1129),诏令国清寺易教为禅,名列禅宗十刹。元代时一度复为教寺,至1931年易禅为教。这是济公最初出家处。寺院大雄宝殿两旁的十八罗汉雕像中的降龙罗汉,...
21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 类型: 其他
石梁,古称石桥,在城北20公里,有世界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和雪瀑、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方广寺,以及宋米芾“第一奇观”崖刻和金溪上的天然济公像和济公潭等景观。
22
知识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 类型: 其他
巾子山为临海一方名胜,位于市区东南隅,高百余米,三面临街,南濒灵江。传说这座山是皇华真人得道升天时堕下巾帻而形成的,山上石壁仍刻有“遗巾处”三字。巾子山山顶有双峰,分东峰、西峰,两峰相距五、六十米,为巾山的最高点,也是府郡临海的标志。山上除...
23
知识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 类型: 其他
九峰,为台州一方名胜,位于黄岩东郊1.5公里处,系永宁山(俗称方山)的支脉,以峰峦有九而名之。由南而北,文笔、华盖、灵台、灵鹫、接引、宝鼎、双阙、卧龙、翠屏,九峰拱峙。九座山峰环抱,形成幽峡深谷。北宋开宝(968— 976)间,山麓有九峰寺...
24
知识出处: 赤城志 | 类型: 其他
大固山,一名龍顧山,在州西北三百步。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按舊經,晉隆安末,孫恩爲寇,刺史辛景於此鑿塹守之,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山。《壁記序》云:「隋平陳,併臨海鎮於大固山,以千人護其城。」則得名舊矣。而《道史屬詞》乃云:「茅盈得道於臨...
25
知识出处: 赤城志 | 类型: 其他
小固山,在東南二里,與大固山相望。高七十丈,周回四里。詳見大固山。
26
知识出处: 赤城志 | 类型: 其他
巾子山,在州東南一里一百步,連小固山,兩峰如帢幘,一號帢幘峰。其頂雙塔差肩屹立,有明慶塔院,院之南有翠微閣,北有廣軒,軒下瞰闉闍,閣南眺郊藪,廛市山川之盛,一目俱盡。故其勝概名天下,登臨者必之焉。又有曲肱齋,齋側有礙雲軒。又其巔有息庵,元祐...
27
知识出处: 赤城志 | 类型: 其他
蓋竹山,在縣南三十里。按《輿地志》:「一名竹葉山,中有洞,名長耀寶光之天。」周回八十里。《洞淵集》所謂「第十九洞天」也。《雲笈七籤》云:「仙人商丘子治之。」《道藏·洞天記》及《名山記》皆云:「蓋竹山,福地、觀壇各一所,有竹如蓋,故以爲名。」...
28
知识出处: 赤城志 | 类型: 其他
白鶴山,在縣東南二十里。上有展旗峰、洗腸潭,又有劍崖,舊傳趙炳留劍痕於此。按《寰宇記》:「山上有湖,中有磐石,前有石槌、石鼓,鼓鳴則兵亂,昔有白鶴飛入會稽雷門鼓中擊之,聲震洛陽,故以爲名。」又《臨海記》云:「山上有池泉垂溜,遠望如倒掛白鶴之...
29
知识出处: 赤城志 | 类型: 其他
真隱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按《寰宇記》:「高一萬六千丈,周回三百里,與仙居韋羌山相接,本名栝蒼,又名天鼻,唐天寶中改今名。」又按道書云:「栝蒼山在會稽山東南。」《五嶽圖序》云:「栝蒼山,東嶽之佐。」《神仙傳》云:「王方平居崑崙,往來羅浮、栝蒼...
30
知识出处: 赤城志 | 类型: 其他
龍符山,在縣東一百七十一里海中,本名覆釜。按《輿地志》云:「章安縣五十里海際有覆釜山。」《臨海記》及《寰宇記》云:「東海有山,形似覆釜。」《?越春秋》云:「吾得覆釜書,除天下之災。」而劉世軌記云:「夏帝登此山得龍符之瑞。」唐天寶六年遂改今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