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7873 条 1134 / 1192
16996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对清朝所留下的“地方自治”的地方行政,未曾变动。1914年2月,中央政府通令撤销地方自治。1923年夏,奉命设立县自治筹备所。1926年秋,自治停办。
16997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土地革命时期,青原辖区是东固革命根据地、赣两南革命根据地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27年9月后,辖区内先后成立和驻有各区农民协会、东固革命委员会、东固区苏维埃政府、赣西革命委员会、赣西苏维埃政府、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苻...
16998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0年,辖区分属吉安县富田区东固、安乐、南龙、富田、王田、新安等乡,值夏区新坏、陂头、陈家、值夏、宝善、青原、塘上、梅林等乡;吉水县文峰区平湖、砖门等乡,水南区四达、三元等乡。
16999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乡镇(街道、场) 建区时,青原区辖河东镇、天玉镇、富滩镇、值夏镇、新圩镇、东固镇;文陂乡、云楼乡、富田乡;河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17000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东固畲族乡东与永丰县沙溪、潭头为界,南与兴国县枫边、崇贤相邻,西与区内富田,泰和中洞、桥市接壤,北与吉水县水南、永丰县罗坊相依。全境崇山峻岭,重峦叠嶂,绵延百里,被陈毅誉为“东井冈”。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8公顷,林地面积1....
17001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无霜期长,适宜动植物生长发育。地质属吉安东部层序地域,地层层序残缺不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东南为...
1700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地质地层,属吉安市东部层序地域,地层层序残缺不全。主要有震旦系,分布在东固山区、富滩嵩华山区等;寒武系,分布在文陂、天玉等地;石炭系,分布在富田、云楼、文陂、富滩、天玉、河东等地;侏罗系、第四系等,分布在天玉、河东、富滩等地;口垩系,分布在...
1700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地质地层,属吉安市东部层序地域,地层层序残缺不全。主要有震旦系,分布在东固山区、富滩嵩华山区等;寒武系,分布在文陂、天玉等地;石炭系,分布在富田、云楼、文陂、富滩、天玉、河东等地;侏罗系、第四系等,分布在天玉、河东、富滩等地;口垩系,分布在...
1700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境内整个地域由于长期经受流水作用,不断切割地表,塑造了分布广泛的流水侵蚀地形和大片的流水堆积物,属流水地貌。
1700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零山山脉纵列吉安东南部丘陵中,呈北北东一南南西向南北伸展。分水岭线南起赣州市兴国县莲塘,向北北东向延展20公里便通过永丰县君埠和中村两乡,长达45公里,嗣后继续往北北东向延展,经过抚州的大王山直至崇仁,走向长180公里。青原区境内赣江以东的...
17006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零山山脉纵列吉安东南部丘陵中,呈北北东一南南西向南北伸展。分水岭线南起赣州市兴国县莲塘,向北北东向延展20公里便通过永丰县君埠和中村两乡,长达45公里,嗣后继续往北北东向延展,经过抚州的大王山直至崇仁,走向长180公里。青原区境内赣江以东的...
17007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内集水面积大于或等于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30条,集水面积大于或等于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赣江、孤江、富水河、枫边水、东固水、施家边水,大部分水质达Ⅱ-Ⅲ类。
17008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春季青原区内历年春季平均开始日期为3月下旬初(即春分节气前后),春季平均天数约为62天。气候特点:气温迅速回升,雨水显著增多,前期冷暖多变,常有低温阴雨,后期常有雷雨和风雹。
17009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春季青原区内历年春季平均开始日期为3月下旬初(即春分节气前后),春季平均天数约为62天。气候特点:气温迅速回升,雨水显著增多,前期冷暖多变,常有低温阴雨,后期常有雷雨和风雹。
17010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8.0℃~18.5℃。由于地理位置、地势不同,各地气温略有差异,总的分布趋势是:南部高于北部,平原地带高于丘陵山地,垂直递减率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6℃。从时空分布来看,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6....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