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5298 条
2021年
6627 条
2022年
9588 条
2023年
9083 条

颗粒列表

共 25298 条 76 / 1687
112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在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以综合创新。朱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
112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四书”学的提出和确立,是程朱对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然二程只是开“四书”学之先河,提出基本的思想线索,其“四书”学的思想理论尚不完备。
112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阐发“十六字心传”,集道统论之大成,道统思想源远流长,其思想内涵古已有之,历经发展演变,至宋代趋于成熟。朱子发明“道统”二字,在继承、借鉴二程、韩愈道统思想的基础上,梳理并确定道统的传授谱系,从形式上把儒学道统体系...
112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经学的一大特征是既以阐发义理作为治经的最高目标,又重视对经文的训诂考据,把阐发义理建立在对经典章句文字训诂的基础上,从而兼采汉宋,把章句训诂之学与义理之学相结合。
113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针对汉学但守注疏,“疏不破注”,以传代经,脱离经文本义而繁琐释经的弊端,和宋学只求传文之义理,援传于经,经传相混,使经文本义晦而不明的流弊,朱子提出经传相分,直求经文之本义的思想,以作为普遍的经学方法论原则,强调分别经传,不以传注...
113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传统文化重经书辨伪,疑伪古文,重视经书辨伪工作,疑伪古文,这是朱子经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113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朱子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对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曾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并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他的学术思想代表了中国中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峰,支配了封建社会后期意识形态近七...
113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传统文化倡主宾之辨,提出主客体对立的心物范畴,朱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创新对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了理性主义的文化超越,进一步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113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朱子理学以其内涵丰富、体系完备、逻辑严密、思想深刻、富于思辨而著称,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高峰,对中国传统哲学影响很大。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天理论哲学方面,也表现在心性论哲学方面。但其繁琐、轻物的流弊对中国...
113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水平,二程哲学的最大理论贡献就在于把儒家伦理纲常原则与哲学本体论统一于“天理”,朱子则进一步发展了二程的天理论哲学,使其更加系统化和精致化。
113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丰富完善了中国心性哲学思想体系,心性之学是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而宋明理学又被直接称为“心性之学”,充分体现了新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特征。朱子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在于他丰富完善了中国心性哲学...
113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对中国后世政治的影响,朱子理学的政治诉求是倡导天理治国论。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体、人伦的原则,又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准则,把天理与道等同,把是否行道作为检验政治昏明的标准,强调从道不从君,道统之道高于君主之位的思想。
113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对中国哲学的负面影响,朱子理学的天理论和“心统性情”论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另一面,是繁琐、迂阔,使学者流于追求外在的形式和表面词句而不易或不去掌握其精神实质;其理学思想把道德理性上升为宇宙本体,视自然界为理性的产物,忽视感情...
113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对后世伦理思想的影响,朱子理学的伦理思想以公私、义利、理欲观为主要内容,强调仁爱、为公,以爱和公来体现仁,把孔孟的仁爱思想贯彻到道德践履中去;在强调“存天理,去人欲”的同时,也肯定了人的客观物质欲望,通过节欲来体现天理;既...
114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以儒学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思想,并加以理论创新,从而融合三教,集宋代理学之大成。朱子理学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是三教融合的产物,经统治者提倡,朱子理学在宋末以后逐渐占据了学术界的主导地位,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对佛道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