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298 条
2021年
6627 条
2022年
9588 条
2023年
9083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25298 条
B 哲学、宗教
13676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256条
D 政治、法律
2677条
E 军事
261条
F 经济
3770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1217条
H 语言、文字
101条
I 文学
283条
J 艺术
34条
K 历史、地理
774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2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45条
Q 生物科学
8条
R 医药、卫生
393条
S 农业科学
192条
T 工业技术
274条
U 交通运输
106条
V 航空、航天
2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50条
Z 综合性图书
47条
创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298 条
66
/
168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976
(六)论时文与古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表明朱子对南宋以来衰变的古文同样持否定态度。宋代散文承晚唐五代淫靡之风,当时流行于贡举和学校考试的文体,仍以四六对仗的骈文为主,称为时文。而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们则倡导古文,以反对西昆。而身为理学家的朱子,却在宋代时文尚处在八股文雏形阶段时,就...
977
第十三章 朱子的自然科学思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一重视自然研究,二深入科学探索,三创新科学思想,四传播自然知识。
978
一 重视自然研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在《大学章句》释“格物”时指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显然,朱熹的格物是要“即凡天下之物”。而且,在论及格物时,朱熹说: 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
979
二 深入科学探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不仅注重格自然界之物,重视自然研究,而且身体力行,从事科学研究,深入科学探索,广泛而深入地观察自然现象,获得了丰富的自然知识。为此,李约瑟称朱子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显然,对于自然界事物的兴趣、思考以及研究,是朱子学术生涯...
980
(一)观察各种自然现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于乾道七年四十二岁时就已经开始研究天文。该年,朱子在《答林择之》中要其弟子林择之测量日影,其中说道:“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景,细度其长短。”测量日影的长度是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活动之一。朱子之所以要在异地测量日影,似...
981
(二)阐发前人科学成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研读前人的科学著述,对其中的科学思想予以阐发而展开的。他吸取了邵雍、张载等理学家的科学思想。“横渠《正蒙》论风雷云雨之说最分晓。”同时,朱子还大量地研读科学家的论著,其最重视的则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十五六则...
982
(三)运用类比推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科学研究中,朱子不仅深入地观察自然现象,阐发前人科学成果,而且非常注重思考,运用类比推理,以解释自然现象,深化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朱子还认为,地不下坠还与天体运动有关。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除了运用直观的事物作类比,朱...
983
三 创新科学思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正是在对自然界事物的长期研究中,朱子不仅在理学上,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984
第一提出了以“气”为起点的宇宙演化学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这里,朱子运用阴阳相互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磨面作类比,描绘了一幅宇宙演化过程的图景。在朱子看来,宇宙的初始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气团,气团不断作旋转运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就像磨面那样,“磨来磨去”,而且经过了分化,“清刚者为天,重浊者为地”...
985
第二提出了地以“气”悬空于宇宙之中的宇宙结构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已经从宇宙演化的角度明确提出“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的观点”。为了进一步说明地悬空于宇宙之中,朱子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宇宙中充满着“气”,“气”支撑着地;其二,天体之“气”不停运行。他认为,正是由于“气”的不停运行,才使得地能够悬...
986
第三提出了天有九重以及天体运行轨道的思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九天”的说法。屈原《天问》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然而,《吕氏春秋》中的“九天”是指:“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
987
第四提出了大地表面升降变化的规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这里,朱子根据直观的经验推断,大地是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沉积而形成的。 关于地表的升降变化,朱子指出: 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朱子则据此明确提出了地表升降变化的规律,认为地表“下者变而为高”的升降变化“有...
988
四 传播自然知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在其学术生涯中,不仅广泛地研究自然界事物,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思想,而且还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他或是通过传注儒家经典以及其他古典著作,或是通过授徒讲学,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还曾编校过通俗天文学著作《步天歌》;而且,...
989
(一)传注经典与传播自然知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传注儒家经典中的科技著作。儒家经典中的科技著作主要有《尚书》中的《尧典》和《禹贡》、《礼记》中的《月令》、《周礼》中的《考工记》,此外,还有《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等。朱子在传注儒家经典时,对其中...
990
(二)授徒讲学与传播自然知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不仅大量地著书立说,而且还授徒讲学,并在教学中传播自然知识和科学思想。《朱子语类》中涉及不少自然知识,而且还有朱子与门人就某些自然知识问题进行问答的具体记录,这些都反映了朱子的授徒讲学包括了自然知识的传播。而在教学中,朱子与弟子们还多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