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5298 条
2021年
6627 条
2022年
9588 条
2023年
9083 条

颗粒列表

共 25298 条 55 / 1687
81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所用“小学”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对于“大学”而言的,指称教育阶段中的初等教育阶段。朱子主张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八至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十五岁以后为大学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朱子喻为“打坯模”阶段。此...
81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所用“大学”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对于小学而言,是教育阶段中的高等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是人人可以接受的基础教育,而大学教育则是贵族子弟及“民之俊秀”能够获得的高等教育,亦即精英教育。二是专指大学教育阶段所采用的教材,即《礼记》中的《大学...
81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一生主要是从事教育或教学工作,在四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特别重视教育与教学的方法,就教学方法而言,朱子是中国古代教学方法的集大成者,在教学方法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⑦“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⑧方法的自觉是朱子立教、施教...
81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一生主要是从事教育或教学工作,在四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特别重视教育与教学的方法,就教学方法而言,朱子是中国古代教学方法的集大成者,在教学方法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方法的自觉是朱子立教、施教与成...
81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有学生提问,朱子回答的,也有朱子启发学生问,然后对答的,还有师生对话、切磋与讨论的。如《朱子语类》论述朱子师生共同研习《论语·泰伯》之“曾子以能问于不能”章。此为黄义刚所记的教学实录。先由陈仲亨谈了学习此章的体会,然后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对话...
81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此为朱子施教常用的教学方法,如白鹿洞书院重建后,朱子登台宣讲《中庸》首章,为诸生开授了第一课。即使在晚年遭厄难,仍然讲学不倦;据门人黄榦回忆,朱子“日与诸生讲学竹林精舍”。
81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教学,多引导学习者以自修、自学为主。朱子认为教育是引导,他说:“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朱子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善引、善导。《朱...
81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或称点拨法,也是一种以启发学习者自学能力的方法。朱子常针对学习者的具体问题或心中的困惑,随机点拨化解,且收因材施教的效果。如朱子启导门人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一日忽思之...
81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施教,十分重视“学而时习之”。他认为《论语·学而》“皆是先言自修,而后亲师友”。时习法是“自修”的方法。“‘学’是未理会得时,便去学,‘习’,是已学了,又去重学。”“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习,鸟数飞...
82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施教,经常采用形象生动、蕴义深刻的比喻,启示学习者整体地领悟、把握所讲道理的含义,其中也有不少是富有教育智慧的隐喻。如以镜喻人心,以“一泓清水”喻“君子之心”,以手能摇扇喻“人能弘道”,以源泉活水喻“忠恕一贯”,以炼丹喻熟读精思,以舟行...
82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施教尤重人格感化。他释孟子说的“有如时雨化之者”说:“时雨,及时之雨也。草木之生,播种封植,人力已至而未能自化,所少者,雨露之滋耳。及此时而雨之,则其化速矣。教人之妙,亦犹是也,若孔子之于颜、曾是已。”此释着重点明孔子人格对颜渊、曾参的...
82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一)学贵立志,(二)学贵践行,(三)学贵自得,(四)学有次序,(五)下学而上达,(六)博文约礼。
82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教育思想的命题,意为学习者在修身、治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追求的目标、确定高尚的精神方向;立志是学习者进德修业的内在动力。孔子、孟子立教十分重视立志,朱子循其意而创发之。陈淳所释是符合朱子论志原意的。就是基于此种观念,朱子释孔子“吾十有...
82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知行观在教学中的贯彻或体现,意为学以致用、知须力行,方为实学。朱子论知行时指出:“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当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
82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提倡的教学原则,意为学习者治学、修养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求得进步。孔子提出“为仁由己”,朱子认为“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