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298 条
2021年
6627 条
2022年
9588 条
2023年
9083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25298 条
B 哲学、宗教
13676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256条
D 政治、法律
2677条
E 军事
261条
F 经济
3770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1217条
H 语言、文字
101条
I 文学
283条
J 艺术
34条
K 历史、地理
774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2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45条
Q 生物科学
8条
R 医药、卫生
393条
S 农业科学
192条
T 工业技术
274条
U 交通运输
106条
V 航空、航天
2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50条
Z 综合性图书
47条
创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298 条
48
/
168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706
(五)《礼》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所谓《礼》学,指以“三礼”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三礼”指《仪礼》《周礼》《礼记》三部儒家礼书。朱子对《礼》学比较重视,《礼》学成为朱子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的《礼》学贯穿着经传相分的原则,以《仪礼》为经,为本,为事;以《礼记》为传,为末,为...
707
(六)《春秋》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对待《春秋》,朱子主要把它当作史书来看待,然而春秋大义即存在于这部史书中。朱子既明《春秋》大义,又指出并非一字一辞皆有褒贬之意,反对对《春秋》的穿凿附会。朱子并从其以义理解经的经学思想出发,以义理解《春秋》,坚持以义理为标准,评判《春秋》经...
708
(七)《孝经》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北宋时,司马光在秘阁找到一种古文本《孝经》,认为“其文则非,其语则是”,将其抄出并为之作《古文孝经指解》。其后范祖禹又为之作《古文孝经说》。这使得《古文孝经》再显于世。至南宋朱子依据《古文孝经》作《孝经刊误》一卷,《朱子语类》中记录了朱子有...
709
二 以“四书”学为基础,以义理解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作为宋学的集大成者和理论代表,其经学区别于前代及以往经学的突出特征就是以“四书”学为基础,以义理解经。朱子以求理、得理作为治经学的目的,这一思想反映到对诸经典的态度上,便是以“四书”及“四书”学作为包括“六经”在内的整个经学的主体和基础...
710
(一)以“四书”义理之学取代“六经”训诂之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作为宋学及理学的集大成者,站在理学的立场,革新并发展经学,以“四书”及“四书”义理之学取代“六经”及传统的“六经”训诂之学作为经学的主体和基础,这集中体现了朱子所持的宋学立场与汉学之间的基本差异,这正是经学史上的宋学与汉学、义理之学与训...
711
(二)求经文本义与以义理解经相结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朱子经学思想体系里,当经文本义在阐发义理时,朱子求经文本义与其以义理解经具有统一性;当经文本义不在直接阐发义理时,朱子求经文本义与其以义理解经具有二重性。前者表现为治“四书”,后者表现为治“六经”。这与其经传相分又相合的思想相关联,体现了...
712
(三)以阐发义理为治经的最高目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在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求本义是阐发义理的基础;阐发义理是在探明经文本义的基础上的发挥。脱离了本义,其阐发的义理便失去了经文的依据;不讲义理,其探求本义便失去了时代意义。可见二者相辅相成,均为朱子治经学的基本原则。虽然朱子对求经...
713
三 经传相分,直求经文之本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治经,有较开阔的眼光,他既以宋学义理为主,又往往能超越汉、宋之樊篱。在批评只重传注疏释之学,不重经义的汉学流弊的同时,又针砭只讲义理而所讲义理脱离经文之本义的宋学弊端。从而在批评前代汉学及当时宋学所存在的两种治经偏向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
714
(一)对经学流弊的批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如前所述,朱子对经学流弊的批评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汉学流弊的批评,二是对当时宋学弊端的批评。①把传统汉学流为传注之学与功利之学、释老之学并列,作为三弊而提出批评。②认为注脚成文带来的弊端是使人们只看注不看经,把体现圣人作经本意的经文置之不顾...
715
(二)经传相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超越传注,直求经文之本义是朱子经学的一大特色。这一思想的重要表现就是分别经传,不以传注之学和推说之理来取代对经文本义的探求。因是对三纲领八条目的具体解释,故为传。以提出和解释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在逻辑,把《大学》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而重在探求《...
716
(三)唯求经文之本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探求经文之本义是朱子一生治经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它是治经阐发义理的基础,朱子强调义理的阐发须是建立在探明经文本义的基础上,舍本义而发明义理,则为朱子所不道。③ 朱子客观地看到在解经者与圣贤立言本意之间,存在着先儒旧说,其圣贤本意见之于经文...
717
四 重训诂辨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重义理,还是重训诂,是宋学区别于汉学的一般特征。然而在宋学内部,却存在着强调义理而忽视训诂,与把义理放在首位以重训诂考证的不同倾向。朱子以义理为指导,重视训诂辨伪,其目的在于通经以求理,这种思想就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这既是对重视义理而义理缺...
718
(一)以义理为指导,从事训诂辨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虽然朱子以玩味义理为主,但在义理的指导下,亦主张从事训诂,甚至字字亦不放过。表明朱子对经书义理的阐发与对其文字的训诂分不开。这是对只重训诂而不及义理的汉学的扬弃,同时也是对只重义理而轻训诂的宋学流弊的修正。与求经文本义相比,朱子认为,虽然对...
719
(二)以传注解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关于以传注解经,发明经义,朱子说:“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如举业一般,非为己之学也。”从以传...
720
(三)通经以求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重训诂注疏,以传注解经,修正宋儒轻视注疏,凭己意解经,而缺乏依据的流弊,其目的是为了通经。其所谓理,指新儒学的天理。就朱子通经是为了求理而言,与文人之解经、禅者之解经区别开来。把苏轼等人的解经排除在儒者解经的范围之外,属文人解经;而张九...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