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838 条
2023年
1838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1838 条
B 哲学、宗教
1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39条
D 政治、法律
101条
E 军事
13条
F 经济
412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94条
H 语言、文字
5条
I 文学
59条
J 艺术
37条
K 历史、地理
510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7条
Q 生物科学
1条
R 医药、卫生
22条
S 农业科学
83条
T 工业技术
166条
U 交通运输
11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1条
Z 综合性图书
1条
颗粒列表
共 1838 条
44
/
12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646
第二节 城镇规划与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菱湖镇区旧由13条河浜分割成9块陆地,以七十二座半桥连接,民居商铺沿河而建。
647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民国37年(1948),吴兴县地籍整理处对菱湖镇进行户籍地测量,编制《浙江省吴兴县霅区菱段实测户地段图》,共52幅,所示全镇住宅16.14万平方米,其中私房面积3.14万平方米,人口12102人,人均居住面积8.32平方米。
648
第四节 农村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1984年5月,溪西乡人民政府成立农村建设办公室,主管乡村建设、土地使用审核和报批工作。在此之前,则由乡长直接负责。1986年11月溪西乡撤销,并入菱湖镇后,原村建办合并到农业办公室,负责行政村的土地征用、报批、农村建设管理工作,由分管农业...
649
第十一章 旅游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菱湖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古村著姓望族的名人辈出;古镇、古村、古桥、民居、民俗、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使菱湖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大镇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乡湿地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基础。
650
第一节 旅游资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最大湿地菱湖的地貌特点是襟山带水,西侧靠天目山余脉道场、云巢、西塞山,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地势低洼,称水乡平原太湖南岸的“锅底”。东苕溪(龙溪)贯穿南北,河港纵横交错,漾荡星罗棋布,属于江南大运河西系运河水系,全镇面积10...
651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规划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2001年,古镇菱湖及所辖古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列为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652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菱湖是典型的水乡,从来就是“无船路不通”。来往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1988年8月后,始有公路交通运输。
653
第一节 水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主航道1条,即由杭州经湖州至无锡,自武林头进入德清,经白云桥、雷甸、大梅漾、澉山,经菱湖至湖州三里桥与长湖申黄金航道相交,再经毗山漾、潘公桥出城北大闸,由新港口入太湖至无锡。
654
第二节 陆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菱湖与周边城乡交通以水路为主,古代驿道网络都与水路相连,驿站设置水陆相兼,取陆路者甚少。
655
第三节 搬运装卸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旧时,搬运装卸工人社会地位低下,被称做“脚班”、“挑夫”。作业工具十分简陋,仅用肩布、杠棒、扁担和绳索。无专管机构,任其自由组合,自然发展。
656
第四节 交通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民国19年(1930)3月,全省八个区管理船舶事务所改为区分局,湖州属第二分局,辖南浔、菱湖、乌镇、虹星桥(长兴)、平湖、硖石、嘉兴七个临时办事处。
657
第十三章 人民生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旧时,菱湖传统的蚕桑业、渔业是收入主要来源,城镇及周边村庄从事缫丝、丝织、丝绸加工设备工具和渔具手工业,还经营丝绸产品、鱼产品(鱼苗、成鱼、鱼制品)等贸易。
658
第一节 生活来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旧时,菱湖传统的蚕桑业、渔业是收入主要来源,城镇及周边村庄从事缫丝、丝织、丝绸加工设备工具和渔具手工业,还经营丝绸产品、鱼产品(鱼苗、成鱼、鱼制品)等贸易。
659
第二节 生活消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民间已有穿着丝绸的习俗,富家男的多爱穿绸制大衿长衫,后改为对衿短衫、长裤。妇女大多大衿上衣、长裤,老年妇女长裤外罩长裙,喜穿绣花面鞋子。城乡百姓多数以绵绸、土布缝制,老农和手工业者还兴穿土布作裙。
660
版权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
类型:
版权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