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045 条 126 / 137
1876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戚小娥,女,1940年5月出生,吴兴区杨家埠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渔翁捉蚌”。
1877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金溇马灯,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1878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金溇马灯约在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邻近的江苏吴江传入,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1879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朱兆荣,男,1944年12月出生,吴兴区织里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金缕马灯”。
1880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鳌鱼灯,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1881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武康镇对河口村西岑坞依山傍水,竹林遍布,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鳌鱼灯闻名遐迩。据《武康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有一湖州骆驼桥畔沈姓人家感念鳌鱼救小孩之功德,定居西岑坞后带来了鳌鱼灯,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西岑坞的村民为纪念祖先而保留了鳌鱼灯这...
1882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沈根堂,男,1936年出生,德清县武康镇对河口村西岑坞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鳌鱼灯”。
1883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叶球灯,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1884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叶球灯,源于三桥黎明村的“叶球灯”,又名叶团灯,相传为明朝姚太守仿制京城狮子滚绣球而来。据《武康县志》记载,每逢元宵乡民“结采张灯”“造鱼、龙、狮、马、荷花、台阁等灯,游行街市”,“自十三上夜起,至十八日落夜止”。1949年后,结合蚕桑生产...
1885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朱连法,男,1949年出生,德清县武康镇黎明村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叶球灯”。
1886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长隆板凳龙,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1887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浙江宁海一金姓农民到此来开荒种地,几年后,生活较安定,回老家带来三节板龙,从此板凳龙便在这里延续至今。
1888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刘仁生,男,1918年7月出生,安吉县良朋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长隆板凳龙”。
1889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我们长隆村的“板凳龙”龙舞,相传是在清朝年间从浙江台州地区的天台县流传而来。我的太公(曾祖父)那一辈人,是从台州地区迁移下来的。开始定居在毗邻的广德县,后来打听到良朋一带台州人很多,又移居到良朋的长隆村居住生活,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当...
1890
知识出处: 守望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强大,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富裕。我们的板凳龙舞得更欢了。欢庆胜利,庆祝丰收,逢年过节,重大节日,我们的板凳龙队都要表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