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714 条

事件类型

颗粒列表

共 1714 条 39 / 11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7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全县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初步对全县土壤作出“氮不足、磷极缺、钾有余”的普查结论。
57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9月全县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高潮,17个乡(下属105个高级农业社)改为17个人民公社。11月,又将17个人民公社合并为6个人民公社,下属105个生产队,817个作业组。实行政社合一,推行“一大二公”,统一核算,对农民试行供给制或工...
57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9月根据上级精神指示,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实行生活集体化、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把社员的桌椅板凳、家中存粮、饲养的家畜无偿归食堂。自留地归集体耕种,牲畜归集体喂养。办起了食堂711个,全县农民、机关干部、城市居民全部吃食堂,共有炊...
57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夏季波兰专家来拖拉机站,讲授该国生产的乌尔苏斯拖拉机的使用和保养技术。
57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全县粮食总产10049万斤,完成征购任务4950万斤。征购粮上调48%,人均口粮仅有250斤。
57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核定核算单位(生产队)的常年产量和税率。全县平均税率为13.93%。共征收农业税粮500万斤,地方附加5%。
57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9年3月19日至26日县委召开五级干部大会(称“五千人的活动分子大会”)贯彻中央郑州会议精神,学习《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规定(草案)的执行细则》(草案)。会后开展全民算账运动,纠正1958年的“共产风”。
57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9年5月25日县委召开县、公社、大队、生产队、作业组五级干部大会,参加1238人,实行了一系列纠正“共产风”的正确做法,并恢复了社员自留地,允许社员饲养家畜家禽,整顿了农村公共食堂。但从8月中共庐山会议后,中断了郑州会议的贯彻,一批积...
57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民主德国专家来拖拉机站,讲授“克斯-30”拖拉机的修理、保养和使用技术。
58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医疗卫生事件
1959年全县首次在牛羊中抽检布鲁氏菌病。其中,抽检牛588头,感染率5.7%;抽检羊18901只,感染率1.8%。
58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干旱歉收,全县粮食总产量7990万斤,征购粮4113万斤,人均实有口粮160斤左右,出现浮肿,干瘦等病,致使人口外流。
58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3月全县农村公共食堂严重缺粮,群众采集“鸡爪草”、“沙柴籽”、“榆树皮”等以草代粮,维持生活。15日,在河西堡下洼子召开全县万人大会,以所谓的闹粮分子的罪名,逮捕了几名说实话的干部。接着,各公社召开千人,五千人大会7次,打击坚持事...
58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11月安排社员生活。当时全县六个人民公社,13个国营农场共2.85万户,13.87万人,仅有口粮239.29万斤。县委采取低标准,“瓜菜代”的办法以度过生活困难。全县组织劳动力1.2万多人,搞回沙柴等各种代食品797万斤。
58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0年12月26日县委召开由省、地委工作组参加的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西北局兰州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会议提出抢救人命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成立综合、生活、组织、以工就食4个办公室。在河...
58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干旱,全县粮食总产量为4933万斤。征购粮1440万斤,社员口粮只有98斤。患浮肿、干瘦病的人不断增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