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714 条

事件类型

颗粒列表

共 1714 条 36 / 11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2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9月县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裕文公司,改称绵羊改良繁殖场(今永昌羊场)。
52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至1950年永昌祁连山一带发生牛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1950年3月,消灭牛瘟。
52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0年4月30日宁远区五、六乡(西坡、双湾),大风连刮三日,损失禾苗2533亩。县政府拨粮、款救济。
52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0年农业税实行累进税制,分26个税级,税率按5%到30%征收,并按农业税的16.93%征收地方附加费。
53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0年县政府鼓励永宁区和宁远区农民种棉,纺纱织布。
53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3月12日西北区生产防旱,抗旱委员会河西检查组来宁远区检查风、旱灾害,县政府调拨粮食等物资救灾。
53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9月5日以县委为核心吸收各界代表参加,成立了以王振汉、常应生、王悦贤等23人组成的永昌县土地改革筹备委员会。25日,正式成立了永昌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县委书记王振汉为主任,县长常应生、组织部长彭希为副主任,宣传部长房俊峰为秘书长。
53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10月1日全县抽调干部580余人,组成土改工作组。首先在城关区进行土改试点工作,而后,除沙沟寺藏族乡外,分三期在全县进行土改,至1952年3月结束。
53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11月12日晚在城关区三坝乡进行土改试办的工作干部赵国维被反革命分子杀害。12月28日,在县城南关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处决了杀人犯,并追认赵国维为革命烈士。
53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12月2日全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第三届农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49人,全面安排全县土改工作。
53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2月全县建立了3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即北海子乡赵家庄村杨家祯互助组(12户)、水源乡北地村郭致儒互助组(8户)、双湾乡东四沟村魏兆虎互助组(8户)。
53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2月5日甘肃省第一个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农业合作化组织——焦家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参加农户328户,1774人,耕地8720亩。张国昌任党支部书记,黄兴舜任社长。后省委编写了《高楼平地起》一书介绍该社,全国发行。
53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2月该社首次使用拖拉机,耕地150亩。
53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3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视察焦家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4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7月23日至24日连降大雨,四区五、六乡,即宁远区西坡、双湾,遭洪水袭击,受灾406户,2563人,淹死小孩3名,冲毁庄稼1542亩、房屋308间、水井452眼。县、区派干部深入灾区,组织生产自救,贷款解决灾民困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