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714 条

事件类型

颗粒列表

共 1714 条 18 / 11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5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年大旱,春耕失种,全县灾民达3万多人,饿死和外流者甚众。国民政府拨款救灾,但多被官绅贪污,灾民所得无几。县城内商界人士在东会馆放舍饭救济灾民。
25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全县首次实行保、甲制,县府组织群众学习“保甲实施办法”、“三民主义”等。
25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12月初经西路军宣传发动群众,县城四隅及部分乡村建立了村苏维埃政权13个,12月5日,在县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 ,选举县城木匠张仲科为苏维埃政府主席,黄家学农民狄万川为副主席,同时成立青年大队等组织。
25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12月5日,在县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 ,选举县城木匠张仲科为苏维埃政府主席,黄家学农民狄万川为副主席,同时成立青年大队等组织。
26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12月28日晚红西路军撤离永昌西进。西路军撤离后,马步芳、马步青部扑进永昌县城,苏维埃政府主席张仲科、副主席狄万川、委员王思福等被捕。后张仲科、王思福被杀害于武威,狄万川受酷刑致残后由地方绅士保释出狱。
26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12月北海子及武当山古建筑大部毁于战火。
26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军事事件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县城民众及学校师生集会声讨日本侵华罪行,并开展抗日救国募捐活动。9月成立军事运输站,征集农民大车和骆驼等接送苏联援华物资,同时抢修甘新公路,苏联大批军火物资运输汽车通过县境运往战区。
26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军事事件
9月成立军事运输站,征集农民大车和骆驼等接送苏联援华物资,同时抢修甘新公路,苏联大批军火物资运输汽车通过县境运往战区。
26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永昌禁种鸦片,全县登记上册烟民9190人,约占总人口的20%,占成年人的61%。县城上至政府官吏 ,下至工商庶民无不吸食。这种现象,到解放后才彻底根除。
26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军事事件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3月7日 (农历正月十七)十一时许日军轰炸机12架突然闯入永昌县城上空,投弹36枚,使毫无戒备的市民遭受了侵略者的轰炸。县城内高家巷孙家院中弹,回门的新媳妇及小姑子等数人身亡。日军的突袭轰炸共炸死无辜群众24人,...
26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年改一区为云川镇,为永昌城关设镇之始。云川镇下设15保,其辖区为现城关镇全境和焦家庄乡全境及红山窑乡的毛卜喇村。镇公所设在县城西会馆。
26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7月县城小学教师李其善、包得温,学生何庆昌、赵殿玉、刘锦荣等5人报名参加了国民政府国防部“青年远征军”。远征军入缅作战,和国际友军一道抗击日本侵略军,1945年春回国转战黔桂,直到抗战胜利。
26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年11月3日成立“永昌县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彭树勋,公教人员及学生李贞、刘效祖、白麟道、杨吉祥、吕生兰、李生荣等30人参军抗日。
26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县城召开抗日战争胜利庆祝大会,工商士农无不欢欣鼓舞,上街游行,狂欢竟夜。
27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年将北海子原雷坛之上的一座七级砖塔改建为抗战胜利纪念塔,塔身砌砖上雕刻着蒋介石和顾祝同等的题词。同时在北海子建纪念堂,内供永昌籍抗日阵亡将士的牌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