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714 条

事件类型

颗粒列表

共 1714 条 17 / 11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4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2)林则徐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于是年8月23日晨由武威丰乐堡动身至永昌,夜宿永昌驿绾,24日从永昌西行 ,夜宿水泉堡,25日去山丹。
24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光绪二年(公元1876)3月13日陕甘总督左宗棠从兰州移镇肃州督办新疆军务。途经永昌县,发放耕牛、籽种以助乡民恢复生产,并沿途筑路植杨柳于道旁。以后路旁杨、柳长成,人称“左公柳”。
24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西安人赵东坡以秦剧社班主身份在永昌城乡组织“哥老会”,宣传革命,鼓吹颠覆清政权。由于内部组织失严,有会员私塾先生在街头张贴漫骂县官绅士的揭贴而暴露,遂遭镇压。永昌为首的潘福(红山窑人)、罗奇(城里人)被砍头示众 ,...
24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民国元年(公元1912)清朝在甘肃的统治宣告结束,永昌属中华民国甘肃省政府管辖,县城悬挂中华民国五色国旗。
24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五年(公元1916)县立第一完全小学开设国文、算术、常识等课程,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废除了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的封建教学模式。
24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七年(公元1918)县城成立“天足会”,宣传鼓动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反对裹足。十六年,省政府公布《妇女放足办法》,分劝导、强迫、罚款三步,限于民国十七年办理完毕,禁锢妇女几百年的封建习俗妇女裹足逐步被消除。
24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九年(公元1920)10月10日黑风突起,拔大树,有牧羊人被风卷去。
24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年中国国民党在永昌设筹备委员会,发展党员50余人。
24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永昌全县划分6个区,城关为第一区。
25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5月23日大地震,震级7级,震中在武威黄羊河与朵木河之间,县城部分城墙坍塌,四城门楼全部毁坏,凡单独构建的公廨庙宇及民房震毁,连接紧密的住宅、铺面向一边倾斜,倒塌不多。城内共倒塌房屋3400多间,县境内发生地裂泉涌...
25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年7月26日改县公署为县政府,改县知事为县长,废除“三班” 、“六房”,设行政警察所和科、局。县以下设6区,区下设村。城关为第一区。
25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年中国国民党在永昌县设立县党部,党部设主任委员负责。二十六年改主任委员为书记长。
25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4月28日正午,黑风从西北刮来,顿时天昏地暗,两小时后逐渐由黑变黄,傍晚日出无光。
25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10月15日永昌县城架设长途电话线路,并增设无线电台。这是永昌架设电话之始。
25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3月11日 (农历二月初一)马仲英率部围攻县城。城破,马部在县城烧杀抢掠,杀死守城驻军国民军徐勉营长及士兵和群众2994人,虏走妇女儿童100余人。马部离城后,途经东乡、北乡杀死农民计178人,掠去粮食财物无数。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