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714 条

事件类型

颗粒列表

共 1714 条 16 / 11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2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重建唐代敕建的金川寺(俗称大寺),建成观河楼及一座七级砖塔,如今砖塔尚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正统年间(公元1436—1450)永昌城东北隅修建文庙。后经续建 ,至清康熙年间已具规模,殿堂楼阁排列有序,牌坊泮池交相辉映 ,青松翠柏庄重典雅,成为城内最为宏大壮观的庙宇。
22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3月永昌举人胡执礼中已未科进士,授保宁推官,后擢吏部主事、文选司郎、应天府巡抚都御史及户部左侍郎等职。胡执礼于万历十七年(1589)死于京师,因为官清正廉明,政绩显著,赠户部尚书,赐柩归葬永昌故里,安葬在城南2里...
22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永昌城中心四大街交汇之处建钟鼓楼一座 ,钟鼓楼建成后,因“晨夕考钟伐鼓,以振声教”所以也叫声教楼 。钟鼓楼经历代修葺,至今犹在,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8日颁布)。
23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9月毛忠的第五世孙中军都督府优羌伯毛登及其族人在蹇占口祖茔立“明故恩荣寿官毛公之墓”碑。墓碑没有碑文,“恩荣寿官”是谁,不得而知。
23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天启二年(公元1622)永昌举人王懋学中壬戌科进士,曾任河南太康知县、国子监学正、户部山东吏司主事等职。
23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天启十六年(公元1643)永昌城举人曹毓芬中癸未科进士,任河南项城知县。
23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康熙初年(公元1662—1672)清初沿用明制,仍设永昌卫。迁卫署于城东南隅卫仓库处,后为县署。
23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雍正三年(公元1725)改永昌卫为永昌县,隶属凉州府。
23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永昌知县李炳文、教谕上官可观在县城东北隅建丽泽书院,并在城乡建义学6所。
23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永昌县城举人南宫鼎中辛未科进士,任凤翔府教授。
23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永昌知县郭昌泰捐俸银倡建云川书院,至二十七年九月建成。书院旧址一直是学校,今为永昌城关二小。
23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县举人南济汉中庚子科进士,先后任湖南安福、衡山知县。
23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5月知县李登瀛同永昌进士南济汉等编纂 《永昌县志》,这是永昌县历史上的第一部县志。
24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历史事件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永昌进士南济汉等再次编纂《永昌县志 》。这是永昌第二部县志,人们把乾隆年间编修的称“乾隆五十年本”,将嘉庆年间编修的称“嘉庆二十一年本”。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