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舞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0423
专题名称: 猴舞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269.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猴是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龟兹国条载:“婆罗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说明猴舞普遍流行于龟兹。传入中原后,同样受到城乡各种人士的喜好。《北齐书》载:“收既轻疾,好声乐,善胡舞,文宣末,数于东山,与诸优为猕猴与狗舞。”《北梦琐言》卷三指出猴舞的装扮是:“一双胡子,着绯袍,一个须多一鼻高”,即头戴猴面,身着大红色袍子的模拟舞蹈。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