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对比看变化 感悟成就话使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526
颗粒名称: 今昔对比看变化 感悟成就话使命
其他题名: 武警新疆总队30年基层部队建设纪实
分类号: E122
页数: 5
页码: 221-225
摘要: 武警新疆总队驻守在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广大官兵立足本职岗位,大力弘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戍边为民、爱国奉献”的大漠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和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圆满完成了以执勤反恐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把环境条件最差的艰苦边远基层中队建成各项设施最好的单位,这是武警新疆总队党委始终确定的目标。
关键词: 新疆 武警 基层部队

内容

武警新疆总队驻守在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广大官兵立足本职岗位,大力弘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戍边为民、爱国奉献”的大漠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和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圆满完成了以执勤反恐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多年以来,总队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建设信息化武警的目标,始终坚持士兵第一、基层至上,努力改善基层单位的环境条件,不断完善执勤、训练、文化、生活设施,解决了长期困扰边远艰苦的基层官兵吃水难、就医难、通信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使部队基层整体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这些新变化,全面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总队全面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既凝聚了一届届总队党委的心血汗水,又包含着一代代戍边官兵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给予的深情关怀和大力支持。
  住:宽敞明亮设施全
  旧景观 大部分武警新疆基层中队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冬冷夏热,有的边远基层中队还住的是土坯房。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基层状况。就这样的条件,房子都非常紧张,来队探亲家属没地方住,都是在当地租房子住。冬天,全靠火墙取暖,每个宿舍升一个火炉,官兵晚上睡觉把被子、大衣都盖到身上有时还冻得瑟瑟发抖。还有被称为电到头、水到头、路到头的基层中队,官兵长期饮用涝坝水、山上雪水,水质较硬,含氟量高,饮久了易患胆、肾结石,掉头发,90%的人喝后还经常拉肚子。特别是驻守在深山高原的官兵,还患上了高原病。
  新变化 别具风格的二层楼房,绿树成荫的花园式营区,健身房、读书室、氧吧、娱乐厅等一应俱全,官兵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教育和培训。这是今天基层中队的喜人景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肯定不会相信这是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县中队,而总队所属部队像塔什库尔干县中队这样的基层单位硬件建设,现在已有200多个。从1999年开始,总队党委坚持“一体化设计,人性化突出,成系统配套”的建设理念,严格按照“20年不落后,50年能使用”和“住上新营房、饮到干净水、用上照明电、洗上热水澡、吃上新鲜菜、冬季能取暖、用药有保证”的整治目标,采取自筹与外拨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基层中队“解困工程”、“暖心工程”和“营房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改建或维修营房,硬化地面,绿化环境。如今,昔日的土坯房、平房都换成了楼房,靠火墙、火炉取暖变成了水暖,旱厕都被室内的水冲式卫生间替代,每个中队都有两至三间带着电视、卫生间等设施配套的招待所,官兵家属来队再也不为找地方住而发愁了。
  把环境条件最差的艰苦边远基层中队建成各项设施最好的单位,这是武警新疆总队党委始终确定的目标。为给基层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环境,2005年以来,总队又投资加强执勤、训练、文化和生活“四项设施”建设,为基层统一配置了营具,官兵每人都有自己的衣柜,盖起了室内晾衣房,中队都设立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健身室。战士班宿舍都是3间房,两间用于居住,一间用于开会学习,并购置了学习桌椅和电脑。总队还为基层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移动执勤岗楼、饮水机,专门研制了治疗高原病的药物,解决了基层官兵洗澡难、吃水难、就医难、冬季执勤易冻伤等难题。
  旧时风景无觅处。如今,再到边远基层转转,所到之处眼前一亮。土坯房没有了,旱厕不见了,涝坝水变成了清澈的纯净水..在那人烟稀少的深山荒漠中,基层中队的营房都已变成了洁白的两层楼房。营房院内,鲜花、草坪、绿树..置身其中,会让你一时忘了身在何处。
  在地处昆仑山半腰的和田武警支队四中队,官兵们刚搬进新营房不久。战士们正满头大汗地在健身房进行体能训练。班长宋登成指着健身器材颇有感触地对笔者说“这是总队才配发给我们中队的,不管是执勤还是训练,一想到上级首长对我们边远艰苦基层战士的关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吃:营养套餐兵心暖
  旧景观:萝卜、白菜和土豆,是基层官兵伙食的“老三样”。吃不上新鲜肉、新鲜菜,战士只能满足于吃饱,却达不到吃好的要求。再加上环境较为恶劣,伙食调配不营养不科学,战士总是出现嘴裂、蜕皮等现象,有的战士甚至出现了因为维生素缺乏而出现严重疾病的现象,这也是改革开放前的老问题。
  【新变化】:边远基层中队都建起了温室塑料大棚,里面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温室大棚内依然是春意盎然,瓜果飘香。即使遇到了暴雪、暴雨,官兵也不会为补给跟不上而担心了。每个中队养上了猪,种上了菜,结束了长年吃不上新鲜肉、新鲜菜的历史。武警新疆总队还进行了“餐桌革命”,大力推广“营养餐”、“标准餐”。按照不同类区灶别,根据驻地的环境、生活习惯、市场信息、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取量,指导基层部队按营养成分和新标准制定食谱,提高烹饪技能,合理调剂饭菜花样,最大限度提高伙食利用率,基层单位都落实了新的实物定量标准,做到了早餐每人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或豆浆,官兵对伙食满意率达98%。总队为基层中队食堂购置了不锈钢厨具、灶具,配备了豆浆机、电烤炉等生活设施。每两年,总队都要挑选炊事员骨干组织进行系统培训,确保每个中队都有一名等级厨师。每年入冬前,各个中队都会腌制至少20种风味不同的小菜,丰富了早餐。如今,基层中队每顿饭都达到了“六菜一汤”的标准,战士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
  行:沙漠戈壁任驰骋
  旧景观:以前,执勤巡逻基本靠走,特别是官兵在沙漠戈壁、高原深山执行任务中,东风卡车进去出不来,只能将官兵运送到有路的地方,后面就徒步行进,每人带一些必备的干粮。如果时间长、走的远,给养跟不上不说,有些官兵还会因疲劳被困到沙漠腹地,甚至危及生命。
  新变化:如今,部队都配备了新型执勤巡逻车,既利于观察,官兵只需通过车内监控设备就可以在行进的车中清晰的观察到四周情况,并配有通讯器材,随时能与上级及友邻取得联系;又利于自身防护,不被不法分子袭击。在这几年的大型军事演习中,戈壁上有飞快行驶的装甲车,气势如虹的场面,加上“哒哒哒”重武器射击的枪声,让“敌对分子”望而生畏。沙漠中突然窜出几辆轻型沙漠越野车,机动灵活,如履平地。山地上又开来几辆高原突击车,几经颠簸都挡不住前进的速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为适应任务需求,总队先后为部队配备了先进的车辆装备。战地政治工作车,上面配有系统的音响设施,不管部队开到哪,政治宣传工作就能迅速展开。野炊车,在上面就可以做饭,再不用担心恶劣天气的影响了。指挥车上里有会议桌、各种图具和行军床,空间非常大,不用下车就能进行决策部署,指挥千军万马。先进的装备,极大提高了部队在复杂地域、恶劣气候下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网:万里边疆一“线”牵
  旧景观:总队所属单位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通讯基本靠喊”就是当时边防前沿的通讯水平。全连只有一部电话,而且还是“磁石手摇式”的,遇到刮风下雨天听到的是“嗤嗤”的杂音,总是一个电话打下来喊的喉咙疼,最后也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如果部队遇有突发事件,总队指挥距离较远的作战部队,只能靠电台呼叫,有时信号还不能保证,电话也只能打到支队或中队,联系不到现场官兵。
  新变化:光缆铺到一线连,电话连到执勤点,执勤实现可视化,建成了上联总部下联一线的“三网合一”的网络体系。随着全军网络连接到执勤点哨,执勤点官兵可以通过电脑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近几年来,武警总部专门配发了卫星通信车,总队也投资研发了一体化指挥系统,修建了现代化信息化的作战指挥中心,使总队首长在千里之外犹如置身现场,为部队反恐制胜、保护人民安宁插上了翅膀。如今,在总队信息化作战指挥中心,“中军帐”与千里之外的前方战场紧紧相连,总队首长可以足不出户,不仅能通过卫星通信车传送来的视频看到官兵一线作战情况,还可以利用总队研发的一体化指挥系统对前方进行现场指挥,甚至直接可以指挥到单兵作战。不久前,距离武总队机关1800公里的喀什地区支队担负了一起特殊战斗任务。作为笔者来到总队作战指挥中心,总队领导正在根据前方提供的敌情进行研究决策。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线参战官兵山地搜索的情景,图像十分清晰。“A02,A02,罪犯有可能藏匿于前方一独立房屋,要战士注意隐蔽歼敌。”这边话音刚落不久,前方指挥员就复述了总队首长命令,只见一线参战官兵立即开始采取灵活战术进行分组行动,很快就俘虏了“罪犯”。
  万里边疆一“网”连。为便于中心任务完成,加强部队教育管理的时效,近几年来,总队党委紧跟建设信息化武警步伐,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从总队到支队、支队到所有基层单位的信息化平台,各级领导机关可依托网络系统,对基层单位进行网上查勤、网上训练、网上会操、网上点名、网上授课,可对所有兵器室、油库等重要部位实施全天候监控,解决了过去听不着、看不着、够不着的难题。总队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网也覆盖了总队所属的支队卫生队(所)、县(市)中队,基层官兵足不出户即可就医。同时,对一些疑难病症,还可依托全军远程医学信息网,利用卫星传输,请全军各大医院的专家同患者在网上进行面对面的会诊。这几年过春节,总队首长都是利用网络视频向驻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塔什库尔干县中队等边远艰苦中队官兵拜年,使广大基层官兵倍受鼓舞,有力激发了戍边卫国的昂扬斗志。
  乐:文化娱乐砺心志
  旧景观:“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电视没有台,只是看雪花”是30多年前戍边官兵娱乐生活的真实写照。活动没有场所,娱乐没有器材是摆在官兵面前最大的困难。打打扑克、下下象棋、搞搞对抗是基层中队官兵的主要文化活动。人员少、骨干少、文体器材少的问题,致使边远艰苦基层中队文化活动单调而无味,每天最主要的活动也就是“侃大山”、“兵看书”等。
  新变化:“兵写兵、兵演兵,同演一台戏,同唱一首歌”是现在戍边官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更好地活跃官兵的文化生活,总队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网络文化,更好的解决了官兵娱乐内容少、人员难集中、骨干难培养的问题。每月进行一次网上特色文艺节目表演,每周进行一次网络游戏对抗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较好地解决了人员分散与活动难开展的问题。中队在室内建起了荣誉室和风情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网络学习室等,另外,还在室外建造了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单独执勤点也建起了文化娱乐室,室内配备电视机、VCD等,室外安装篮球架,官兵再也不会因为缺少文化设施而苦恼了。总队文工队坚持每年深入基层一线慰问官兵,对单独执勤点上的官兵,不管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也为他们演唱。基层官兵与演员们一起联欢,演员们对他们热情传帮带,组织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丰富了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文化活动的格调和质量。总队为所属部队都安装了电视接收器,逢年过节还派人进行检修维护。如今,边远艰苦基层中队至少可以看到十多个台的节目。
  战:科技提升战斗力
  旧景观:观察只靠望远镜,排爆只靠人冒险,攻击缺乏有利装备。在以往执行处突任务中,遇有各种风险,总队没有先进的装备,多数是靠人力,用敏锐的思维智慧来分析判断敌情,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广大官兵经受住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却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新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反恐任务的需要,总队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在配备卫星定位仪、有害气体检测仪、特种照明车、排爆机器人等多种高新技术装备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革新,用先进的科研成果来优化指挥方法和作战手段,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2001年,总队组建了直升机大队,加强了反恐任务中的空中力量。万事开头难。新组建的大队训练缺场地、飞行无大纲、组训缺人才、保障不配套。总队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没有导航台,就将导航、气象等设施组装在一辆轿车上,建起了临时飞行指挥中心;没有大纲,就结合过去的飞行经验,日夜编写;没有导航、气象等保障人员,就到民航和陆航部队请求帮助培训..2001年11月18日,在大队成立暨首飞仪式上,当4架直升机以整齐的编队通过大会主席台时,改写了新疆武警总队没有航空兵的历史。茫茫大漠、皑皑雪山、高原峡谷。面对复杂的地域、多变的气候,总队紧贴战场环境,研究制定出各类复杂条件下的训练方案,有针对性的增加沙漠作战、山区飞行、封控追捕等训练内容,突出配合机动支队联合训练和一体化训练,强化信息化条件下体系反恐探索新训法、新战法,锤炼部队全天候、全时空、全疆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作战本领。总队还紧紧围绕信息化条件下处突反恐亟待解决的“能侦获、能指挥、能打准、能救护、能保障”等20多个课题展开攻关,研发了飞行参数判读软件系统和“直升机昼夜侦查系统实时传输软件”建立了直升机反恐作战数据库,使战地资料能够第一时间传回指挥所,为指挥员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武警新疆总队直升机大队组建7年多来,先后23次担负了全国、全军和武警部队举办的重大军事演习,3次参加了一线战斗,完成了多项上级赋予的急难险重任务,成为反恐的空中铁拳。
  武警新疆总队政委侯小勤、总队长齐保文说,改革开放30年来,总队全面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又对总队部队建设发展提出了新挑战,特别是对处于反恐怖反分裂前沿阵地的总队广大官兵,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反恐维稳的任务更加艰巨,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总队广大官兵面对军旗发出了铮铮誓言: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全面锤炼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真正做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为促进边疆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建军
责任者
王国银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