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新疆新闻出版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523
颗粒名称: 蓬勃发展的新疆新闻出版事业
分类号: G219.274.5
页数: 2
页码: 212-213
摘要: 1978年至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年代,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写下了史无前例、气势恢宏的篇章。新疆的新闻出版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是在改革开放十年之后的1988年成立的。回顾新闻出版局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可用“前所未有,功绩卓著”八个字来概括。改革开放之初,新疆只有5家出版社,现在已发展到12家,年出版物数量达3000余种。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累计出版各类图书6.15万种,总印数17.59亿册,出版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960多种。目前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占全部出版总量的61%以上。使新疆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出版物走向世界。
关键词: 新疆 新闻出版 事业

内容

1978年至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年代,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写下了史无前例、气势恢宏的篇章。新疆的新闻出版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是在改革开放十年之后的1988年成立的。回顾新闻出版局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可用“前所未有,功绩卓著”八个字来概括。
  改革开放之初,新疆只有5家出版社,现在已发展到12家,年出版物数量达3000余种。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累计出版各类图书6.15万种,总印数17.59亿册,出版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960多种。目前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占全部出版总量的61%以上。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成立20年以来,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简明读本》《汉哈大词典》《医药志》《我们新疆好地方》等34种图书、音像制品,先后分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国图书奖等国家级奖项;《玛纳斯》《维吾尔多浪木卡姆》《中亚通史》《维吾尔文学大典》等240多种出版物分获中国民族图书奖和新疆图书奖及音像电子出版物奖等省部级奖项。迄今为止,新疆出版界已4人获“韬奋出版奖”一人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优秀出版人物奖,还有7人获“出版百佳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2007年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还获得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集体奖。
  新疆出版业用多种文字翻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理论著作和其他重要图书,组织出版了大量的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新疆历史教育方面的图书。与此同时,新疆出版业还精心策划,整理出版了多种挖掘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典籍,如《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卫拉特历史文献》《十二木卡姆》《医典》《维吾尔医药志》《医药志》等,并翻译出版了一批中外名著、古代诗词和现代优秀文学作品。
  服务“三农”是新疆出版业始终如一的出版宗旨。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各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共出版为“三农”服务图书3000多种,其中民文出版物占90%以上。近年来,新疆出版业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拓展“走出去”选题,组织各出版单位积极参展法兰克福、莫斯科、美国等大型国际图书展会,有多种出版物已进入中亚、欧美、东南亚及我国港澳台市场。使新疆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出版物走向世界。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新疆的报刊业方面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之前,新疆的报纸只有40种,期刊也只有33种。现在,新疆的报纸总数达98种(民文报纸占42%),总印数达7.56亿份;期刊总数达208种(民文期刊占54%),总印数达1346.04万册。
  机制的创新与体制的改革,使新疆的报业出现了空前的发展。报业的产业化运作不断深化,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使《乌鲁木齐晚报》《都市消费晨报》《新疆都市报》《库尔勒晚报》和《伊犁晚报》等一批都市类报纸应运而生,丰富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成为新疆的朝阳产业。
  新疆新闻出版事业腾飞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图书发行市场的繁荣。1978年,新疆新华书店图书销售4117万册,销售额仅1208万元;2007年,图书销售达2.36亿册,销售额达17.7亿元。1978年,全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销售额只有594万元,2007年达5.2亿元。目前,全区有县以上新华书店96家,国有图书发行网点160多家,大型出版物配送中心1处,大型出版物交易中心1处,分销、零售书店近1500家,初步形成国有与民营发行企业相互补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1988年以来,新疆印刷业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印刷行业的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普及应用。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新疆印刷企业不断加大技改力度,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先进的印刷设备,为印刷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迄今为止,自治区共有各类印刷企业4068家,其中以现代企业为代表的新疆印刷集团的强强联合,和另外具有一定实力的出版物印刷企业共有183家。全区印刷业年工业总产值近11亿元,用纸量近13万吨,利税总额约6000余万元,已成长为具有文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产业。
  随着2007年1月1日起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的实施以及2007年下半年在新疆广大农牧区推行的农家书屋工程的启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潮在新疆大地上开始涌动,农牧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也逐步地得到保障。
  “东风工程”是党中央在新疆农牧区实施的一项特殊的文化出版摄影,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每年按计划采购一定数量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文的党报、期刊、图书、音像制品,通过新华书店和当地邮局,免费发送到全区865个乡镇和9019个行政村,让广大农牧区各族群众能够及时看到急需的出版物。
  在“东风工程”实施过程中,“农家书屋”工程,也在新疆广大农村牧区全面铺开。新疆的农家书屋建设分准备、试点、示范、全面推进四个阶段进行。新闻出版总署规划“十一五”期间在新疆建立3000个农家书屋;自治区确定2007年在南北疆建立150个试点农家书屋,2008年计划建设1000个。在试点农家书屋建设中,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动员区内各出版社和新华书店,采取每赞助2万元的出版物或现金即可取得一家书屋冠名权的办法,共收到捐赠出版物2300多种,10万多册(盒)。截至2007年12月17日,150家试点农家书屋如期建成。
  “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基本上解决了新疆广大农牧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给新疆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段离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