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绿色家园 建富裕新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过30年》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5490
颗粒名称: 创绿色家园 建富裕新村
分类号: F307.2
页数: 2
页码: 109-110
摘要: 新疆幅员辽阔,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占全区国土面积4%的绿洲上,聚集生活着2000余万名各族人民。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新疆的经济为绿洲经济,农业为生态农业。森林组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呵护着人们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在新疆,没有森林就没有了防风挡沙的“长城”,也没有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林业建设始终坚持“坚决保护、积极培育、合理利用、全面发展”林业建设方针和“林业生态效益第一”的思想,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和以绿洲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
关键词: 新疆 生态环境 林业

内容

新疆幅员辽阔,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占全区国土面积4%的绿洲上,聚集生活着2000余万名各族人民。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新疆的经济为绿洲经济,农业为生态农业。森林组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呵护着人们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在新疆,没有森林就没有了防风挡沙的“长城”,也没有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林业建设始终坚持“坚决保护、积极培育、合理利用、全面发展”林业建设方针和“林业生态效益第一”的思想,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和以绿洲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坚决保护森林资源,努力扩大绿洲面积,改善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了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铸就了林海茫茫,瓜果飘香,林产兴旺,文化繁荣的绚丽景象,谱写了一曲播绿撒翠,征服荒漠的宏伟乐章。
  ——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生态体系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1.92%提高到2.94%,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14.95%。活立木总蓄积量由
  2.85亿立方米增长到3.1亿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覆盖率、蓄积量的“三增长”。全区有12个地州,除牧业县外,其余所有县市都实现了农田林网化,45个县市达到了平原绿化标准,93%的农田得到了林网的有效保护。全疆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绿洲内部生态趋于稳定,绿洲外围生态治理步伐加快,荒漠化扩张的速度减缓,沙化土地扩张面积由2004年的104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每年84平方公里。
  ——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区林果总面积已达1450万亩,有效株数超过7.5亿株,果品总产量450万吨,林果业总产值达113.6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年收入超过450元。全区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达130多家。贮藏与加工处理能力超过130万吨。杏子加工初具规模。葡萄酒(汁)生产能力在国内葡萄酒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林果业已成为我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并已成为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朝阳产业。在林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区森林旅游业、种苗花卉业、木材经营加工业、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业和特色沙产业等产业稳步发展。
  ——以绿洲生态为主的文化建设初显成效。通过宣传“生态第一”思想,全社会对林业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宣传绿洲生态严峻形势,增强了各族人民的生态危机感。通过宣传保护和建设绿洲,彰显了林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成为全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以绿洲生态为主的生态文化建设引领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政绩观和生态消费观,极大地促进了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
  ——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放宽放活林地经营权和使用权。根据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对平原人工林进行林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将国有、集体森林资源和农民群众的林木资产分别采取不同政策进行管理和经营。除国家公益林及风沙前沿、生态区位特别重要、采伐后难以恢复的森林外,其他农田防护林、薪炭林经营权可以采取竞价拍卖、招标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市场;对集体营造的林木,达到成熟期的,在保证采伐后及时造林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更新。对农民利用承包土地种植林果的,由农民自主经营、享受收益,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林果种植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区林果业的大发展。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我区林业发展历程,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坚持林业“生态效益第一”的思想。始终把保护、恢复、培植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状况,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作为林业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从生态区位重要、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区域着手,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统筹安排,综合整治,努力在短期内遏制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的趋势。
  ——坚持主动争取和落实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先后召开了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林业工作会议,出台两个事关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林业局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连续两年召开林业援疆工作座谈会,从政策、项目、投资、智力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加快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狠抓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全区林业快速发展。
  ——坚持把林业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根据国家林业发展形势、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林业建设的重点,明晰林业发展思路,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努力使林业发展更加贴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贴近各族群众改善生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不断为林业发展增添活力。积极完善林业发展措施,自觉地把加强林业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开展林业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局面,实现了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坚持以大工程促进大发展。通过大工程带动,实行区域覆盖,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建设领域聚集,带动全局性的生态建设。严格执行林业工程建设的各项规定和标准,使林业建设的重点更加突出,林业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面提升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坚持深化林业改革。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科学,借鉴兄弟省区发展林业的成功经验,总结来自群众的生动实践,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新做法,林业发展的理念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落实“谁造林,谁经营,谁投资,谁受益”政策,吸引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林业建设,为林业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知识出处

走过30年

《走过30年》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文集分理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科教文化、军队等篇,收录了《以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构筑社会保障长城》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