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发现及其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320920020210004961 |
颗粒名称: | (一)“鳍翅鸟 ”化石第1号的发现 |
分类号: | G236;X171 |
页数: | 2 |
页码: | 41-42 |
摘要: | 1991年4月22日,在新疆准噶尔东南断裂带西北部红山区二叠纪粉砂质页岩地层中,进行关于古鳕鱼古生态地理群的考察,发现了一块生态性状奇特,与古鳕鱼体态差别很大的化石标本,其出土地层的时代,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该化石前身两个胸鳍展开,宽大形似翅,胸鳍前有发育为前肢的迹象,其端部有5爪。它的身躯前背部无类似古鳕鱼鳞片结构,发现有羽毛特征,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经显微镜观察,其碳化羽丝仍然保留着,后半部有背鳍。发现有头、颈,颈部弯曲侧压于胸腹之下,头于右翅腋下伸出,身体左侧有大腿及跗跖骨、指骨等迹象。上述第1号“鳍翅鸟”化石的发现,为研究晚古生代二叠纪鸟类的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
关键词: | 新疆 “鳍翅鸟 ”化石 第1号的发现 |
出版者:新疆科学技术
古生态地理是以古生态学与古地理学为依据,探讨地质史上生物圈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生存、发展、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开展古生态地理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生物的物种起源,给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论据,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辟一条新路。